吉林省最新考古旅游路线图出炉,有意思
考古?
是一门根据古代人类
遗留下来的物质资料
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学科
旅游?
是指人们为寻求精神上的愉快
而进行的离开惯常环境
到某些地方作以停留游玩的活动
这俩事儿能扯上关系?
对呀!
这不巧了么这不是!
当考古邂逅旅游
你是想到大热的
盗墓笔记
还是
寻龙诀?
NO!
这俩都是文学想象
不科学
咱们今天说的这事儿啊
严谨、科学
又涨知识
而且还是吉林省首批开放单元呢
小编亲测有趣!
不信来看
↓↓↓
9月8日-9日,小编提前给广大微友踏线取了——跟随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专家学者们,一同走进了吉林省西部,对一批辽、金、元时代的遗址群进行了一番旅游式的探索,这是吉林省首次面向公众开放考古旅游的新形态。
(春捺钵遗址)
吉林省地处东北亚腹地,太平洋西岸。数千年间留下了无数古代先民往来、迁徙、居住的遗迹。即便历史总是被后代文明倾覆,但只要发生过的历史一定会留有痕迹。
本次体验,小编先后探索了松原乾安春捺钵遗址群、白城城四家子辽金城址、白城镇赉后少力古城、白城大安尹家窝堡遗址等多个考古发掘现场,小编这回算是知道了,咱们吉林境内的历史遗迹之丰盛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它们默默存在于公众的视野之外,大漠荒原上,乡野绿田间,孤独伫立百年、千年。可以想象,通过这些历史的碎片,能拼接出很多让人悲喜交加的故事。
考古旅游不同于一般旅游的乐趣就在于:你要对所探索的遗迹做足历史知识储备,这样当你真正踏足那个遗迹时,每一样出土文物都将会在你的脑海中,形成一幅幅历史画卷,仿佛在向你诉说着它们的故事……这样,对于你旅游过的这座城市,就不止能看见她的现在,还能说出她的过去。
(游客在乾安博物馆观看出土文物)
既然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将吉林西部这些辽、金时代的遗迹作为“考古旅游文化年”的首批开放单元,那么,它们一定有什么不同之处,下面就跟着小编先来了解一下这些考古遗迹吧。
乾安春捺钵遗址群
(春捺钵遗址)
“捺钵”为契丹语,意为“行宫”,是流动的行政中心。契丹作为游牧民族,其迁徙不定、车马为家的游牧生活决定了辽代皇帝的巡狩制,即皇帝不常住京城,而是随季节气候和水草变化迁徙。辽代皇帝四时各有行在之所,按春、夏、秋、冬的时序安排,因而也称四时“捺钵”。四时“捺钵”是辽代富有民族特色的政治制度。
乾安春捺钵遗址群是在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的。年国家文物局公布为第7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春捺钵遗址群由后鸣字区、地字区、腾字区、臧字区4个区组成,其中后鸣字区遗址是辽金春捺钵遗址群中保存最好的遗址,位于吉林省乾安县赞字乡后鸣字村西北的花敖泡湖面东南岸,距离村庄较远。为配合遗址群保护规划制定,自年5月以来,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乾安县文保所、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连续对春捺钵遗址群后鸣字区遗址进行了调查与发掘。
(行宫示意图)
后鸣字区遗址有九百余座土包台遗迹。土包台主体东西绵延3千米,宽1.6千米,总面积约4.7平方千米。根据土包台的分布疏密,把遗址土包台密集带分为东、中、西、南四区。在中区北部发现了一座四边有围墙的院落遗址,为一处祭祀院落,有瓦顶建筑址;中区中部的土包台边缘还发现了金代的火炕遗迹;在西区还发现了铁匠炉遗迹。
土包台是年复一年逐层堆积修建而成。目前调查和发掘收集到契丹篦纹陶片、绿釉划花瓷片、骨刀、镞形铁器、铜带扣、铜牌饰、铜钱、磨盘、瓦当、滴水、凤鸟、鸱吻、佛教头像等重要文物标本。
白城城四家子辽金城址
(发掘现场)
城四家子城址位于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德顺蒙古族自治乡古城村北部,为一处辽金时期州城遗址。年,该城址被吉林省政府确定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城址紧邻洮儿河,河水由西北流来,在古城西北角处转变方向,紧邻西城墙向南延伸,在古城西南角处折转向东,距南城墙约米,走势基本与南城墙平行。洮儿河水将城址的西侧和南侧紧紧包裹,形成一道天然的防卫屏障。城址所处地点地势较为平坦,目前多被开垦为农田,城址北部为林地。
城四家子城址平面大致呈西北——东南向长方形,形制较为规整,东西南北各有一处带有瓮城的城门,城墙上分布多个高于城墙顶部的用于军事防御的马面,四角建有角楼。东城墙及北城墙外侧均挖有护城壕,西城墙及南城墙则利用洮儿河水形成的天然屏障作为防御。如今,东城墙保存最为完整,城址现存城门北、东、西各一座,角楼仅存东南角一处。城内可见多个隆起于地表的“土包”,“土包”之上遍布砖瓦、陶瓷碎片,以及较多红烧土碎块。不仅如此,整个城址内地表均能见到大量碎砖碎瓦和陶瓷残片,偶可采拾到铜钱、铜人、印章、围棋子等文物。
城四家子城址是东北地区诸多辽金城址中规模较大且保存现状较好的一座。对于该城址的年代,通过其形制和出土文物所反映出的时代特征与级别,将其认定为辽金时期的州城遗址已毋庸置疑。
(城四家子城址出土遗物以板瓦、筒瓦、兽面瓦当、鸱尾、兽头残块等屋顶建筑构件为主,同时出土大量陶瓷器残片。)
后少力古城
(后少力古城出土文物)
后少力古城位于镇赉县沿江乡后少力村西北,为吉林省文物保护单位。年调查发现并录入《镇赉县文物志》,当时定位金元时期古城。城址平面呈长方形,周长米。城外共发现面积大小不等的建筑址多处,在城址的周边还有墓葬区。历年在城址内外出土的文物有陶器、瓷器、铁器、钱币以及施釉建筑构件等。
迄今为止对后少力古城的研究仅限于初步的调查,尚未进行过正式的考古发掘。关于后少力古城的始建年代,有一种观点认为,“据古城的形制和出土的器物看该城应建于金代,到了元代此城仍在沿用。”另一种观点认为,“从出土文物和有关文献记载看,该古城当为元代皇族的遗存,极有可能是成吉思汗的胞弟帖木哥斡赤斤或其后代居住的城邑。”
大安市尹家窝堡遗址
(尹家窝堡遗址航拍图)
尹家窝堡遗址位于吉林省大安市安广镇永丰村尹家窝堡屯西北约2.5公里处,新荒泡西南岸,遗址分布的范围现已辟为耕地,其北侧为水面,西侧为面积广阔的盐碱地。
年后套木嘎考古队首次对新荒泡和月亮泡周边区域做区域性系统调查发现了辽金和明清两个时期的遗存。
年、年两次对尹家窝堡遗址进行了主动性发掘,确认了遗址北部制盐区域与南侧聚落的共存关系,北侧主要为土盐制作环节“淋灰取卤”的场所,遗址南侧区域应为当时人们的聚居区。对遗址现存盐包体量估算,可以推知土盐生产在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中占有很重要的比重。综合两年的工作,初步推断尹家窝堡遗址年代为辽代晚期至金代,主要年代为金代早中期。尹家窝堡遗址的发掘对研究辽金时期盐业生产、盐业史等提供了重要资料。
(考古工作者复原文物)
但让人揪心的是,年年底新荒泡蓄水工程正式启动,在新荒泡西南岸修筑的拦水坝穿过尹家窝堡遗址,水坝呈条带状分布,坝基宽约30余米,呈西北—东南向贯穿整个遗址,将遗址切割成坝里、坝外两部分,对遗址的聚落部分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水坝占用遗址范围已破坏殆尽,无法进行抢救性清理,坝里部分为淹没区,包括部分聚落和制作土盐形成的盐包。由于淹没区内的遗址部分也面临着新荒泡蓄水的潜在威胁,为了确保文物本体安全,尹家窝堡遗址的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迫在眉睫。
新闻多一点考古旅游并不是最新事物,它的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进入21世纪,考古旅游迅速扩张,成为全世界发展势头强劲的专项旅游。年12月,“最早的中国”——发现中国文化考察活动在陕西、河南举行,这是一次典型的考古旅游。队员们在权威考古专家的指导下,接触到只有考古学家才能亲历的环境,零距离触摸历史文明。在为期5天的行程中,旅游者体验了铜矿调查、田野考古,并重走了古代重要的交通线路——虞坂古道。
国外也有很多类似的考古旅游路线:
记者/摄影:佟刚
编辑:刘洪磊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linshizx.com/jldl/7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