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吉林省梨树县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状况的调
(本文写成于年,由参加调研活动的队员集体创作)
疏影横斜,暗香浮动
——关于吉林省梨树县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状况的调研报告
目录
第一部分:当地合作社的产生背景4
(一)合作社简介4
(二)梨树合作经济4
1、农民小生产和大市场的矛盾4
2.农村信贷资金的供需之间矛盾4
第二部分:合作社的经营管理5
(一)当地合作社基本情况5
1、榆树台镇百信合作社5
2、太平百信合作社5
3、胜利果乡农民合作社5
4、兴开城合作社5
(二)合作社业务模式介绍6
1、统购统销--------流通环节自己搞6
2、股权信贷-------产业链延伸办实业6
3、入股放贷-----资金互助自帮自6
(三)合作社的组织管理7
(四)学习和宣传--合作社的文化建设7
第三部分合作社的制度设计7
(一)资金互助合作社的制度设计8
1、合作社股金和社员入股8
2、合作社社员借款程序8
3、合作社资金互助的利率设定8
4、合作社风险控制机制8
5、合作社的盈余分配和风险共担8
(二)生产合作社的制度设计8
1、生产合作社的产权结构、企业形式8
2、统一还是分散管理9
第四部分合作社的制度创新9
(一)合作社怎么利用期货来发展9
(二)合作社发展与农业保险的关系10
(三)合作社运作中的农地流转10
(四)合作社参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10
第五部分合作社的前景展望11
(一)各阶层对合作社的看法11
(二)各种金融业态之间的关系11
(三)合作经济组织的意义和发展中存在的风险11
1、合作社的意义12
2、合作社发展中的存在的可能风险12
第六部分结论12
[参考文献]13
[摘要]:本文以吉林省梨树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研究对象,主要选取其中四家合作社为样本,通过分析它们的产生背景、经营管理、制度设计和制度创新,并展望其前景,试图得出当地合作社的一般结论,以及我们对于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思考——即合作社,作为农村重要的经济组织形式,将对农民的生产生活产生重要影响,我们要以整个农村经济体制环境为背景看待它的发展带来的新气象,并客观的分析它面临的风险,做出相应的制度安排,让它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合作经济合作社制度设计制度创新信用社
[ABSTRACT]:WeresearchonthecooperativeeconomicinstitutionsinLishucounty,Jilinprovince.FourRuralCooperativesareasoursamples.AccordingtothesefourRuralCooperatives,weanalysestheirbackground,theiroperationandmanagement,theirregulationdesignandregulationinnovations.What’smore,weanalyzetheprospectiveoftheRuralCooperatives,tryingtogetageneralconclusionoftheRuralCooperatives,andourthoughtaboutit.Ouropinionis,RuralCooperativesisanimportantorganizationformintheruralareas,anditcanreshapetheruralpeople’sproductionandlifestyle.Weshouldanalyzeitonthebackgroundofruraleconomicsystem,andanalyzeitsriskobjectivelyfortherelevantregulationarrangement.WewishthattheRuralCooperativescanplayabiggerroleinthenewruralareaconstruction.
[KEYWORDS]:Cooperativeeconomy,RuralCooperatives,regulationdesign,regulationinnovation,RuralCreditCooperatives,
第一部分:当地合作社的产生背景
(一)合作社简介
按照国际合作社联盟的定义,合作社是人们自愿联合组成的自治性的协会,以通过共同所有和民主控制的企业来满足社员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共同需求和渴望。
合作经济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上半叶,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法郎吉”构想。合作经济第一个实践的典范是年英国罗虚戴尔的消费合作社--“公平先锋社”,它的合作社原则后来成为国际合作社联盟制定合作社原则的基础。19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里逐渐向手工业、农业、和信贷领域扩展。年国际合作社联盟制定了合作社的7条原则,最近的一次决议是年国际合作社联盟成立周年大会上通过的ICA关于合作社界定的声明。在西方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合作社已经成为农村重要的经济组织形式,对农民的生产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二)梨树合作经济
梨树县位于吉林省西南部,土地面积平方公里,人口83万。由于地处东北平原腹地,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粮食生产优势得天独厚,年起梨树县被列为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农业是梨树县基础产业,年平均产粮17亿公斤,其中玉米14亿公斤。粮食商品率为62%。近年来梨树县畜牧业发展迅速,商品率高,生猪、肉牛饲养水平位居东北和内蒙古四省区之首,是国家著名的畜牧业生产先进县。
上世纪80年代家庭承包经营的改革曾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村在短时间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以农户为基本单位的生产格局,使农民在建设小康生活的征途中面临着两个不可回避的矛盾:
1、农民小生产和大市场的矛盾
由于人口多耕地少的特殊国情,每户农民耕种的土地是较少的,广大农村基本处于农民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状态。而税费改革前的乡镇财税体制使得不少地方乡村政权组织负债累累,已基本上丧失了引导农民进行合作生产的功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单个农户的小生产与整个社会的大生产之间的矛盾愈来愈突出。农民的劳动力、土地、资金、信息、市场是分散的,无法满足农业专业化和规模化生产的需要,严重阻碍农业生产现代化的实现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2.农村信贷资金的供需之间矛盾
农业生产是特殊的行业,面临着自然和市场方面的双重风险,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收入一般很不稳定。农户对信贷资金的需求具有额度小、分散化、高风险的特点。由于金融机构在农村市场面对分散的农户时存在的成本高、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加上自身内部治理问题,几乎所有的商业性金融机构都已经放弃了农村市场。目前直接面对农户贷款的基本只有农村信用社,根本无法满足农民巨大的资金需求,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民的创造力是无穷的。梨树县农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意识到单家独户农民在市场经济中的弱势地位,积极自发地组织起来,成立各种合作经济组织,实行资金互助、产销合作,进行无公害农业生产,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到目前为止,梨树县农民自发成立的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已达多个,比较典型的合作社有:夏家农民合作社、太平百信农民合作社、胜利果乡郭家窝堡农民合作社、榆树台镇闫家农民合作社、林海镇兴开城村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等。这些合作社有效地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经营状况,提高了农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合作经济组织的蓬勃发展,已经成为梨树县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引起了海内外相关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非政府组织的广泛 在合作社还弱小的阶段,合作社要做的是,一方面争取和正规金融机构的一方合作来发展自己,一方面加强合作社间的联合与交流。从梨树县来讲,多个大大小小的合作社,但至今还没有一个类似合作社协会之类的组织。我们在太平百信合作社调研时,那里准备申请这样一个协会,但现在还没有眉目。
(三)合作经济组织的意义和发展中存在的风险
1、合作社的意义
(1)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为中央政策支农构建了一个可以使交易费用、组织费用大大降低的平台。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市场与农户的纽带,对当地情况熟悉、信息对称,没有历史包袱,作为单纯的经济组织不存在组织目标的冲突,用它来作为中央政策支农的平台,可以大大降低对农村的组织成本,大大降低农户与市场间的交易成本。
(2)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对于农村经济的制度探索有重要的标本意义。其一,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能有效连接各市场主体,促进农民增收节支,节省了其他主体的运行成本。其二,合作社资金互助的方式,为农村金融市场带来了新的气象。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不能弥补一些村民的短期资金缺口,其服务方式和手段并不尽如人意。资金互助合作社的出现,能与农信社产生良性的合作互动,在竞争合作中双赢。其三,合作社在联结农村社会保障事业上做了有益的探索。
(3)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有着深层次的文化意义。第一,民主意识。合作经济组织的社员有天然的对民主管理民主决策组织方式的意识,而对于合作社来说,民主管理才能得到社员更多的支持,更好的凝聚社员的力量。合作社的民主管理民主决策的组织方式对于社员的现代民主意识有很大的启蒙作用;第二,学习文化。合作社常常会组织村民学习新农业科技、邀请专家学者来为大家讲课,或者进行文艺表演等。这些有利于“乡风文明”的建设,有利于村民学习风气的养成和素质的提高;第三,诚信作风。合作社要求社员必须遵纪守法并有着良好的信誉。从资金互助的操作来看,如果社员们不讲诚信,合作社显然无法持续。合作社的运行既依赖于社员的诚信水平,也有利于培养社员的诚信作风。
2、合作社发展中的存在的可能风险
(1)政策的扶持力度。合作经济组织还处于起步阶段,年12月颁布的《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年11月通过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法》给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很大的政策支持,但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还依赖于这些政策法规的落实程度和其他相关机构如政策性银行、国有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支持。
(2)部分农户暴露出的局限性。有些村民不愿意为了长远利益放弃一些眼前的利益,不愿意为了集体利益放弃一些个人利益,目光较为狭隘,缺乏大局观,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局限性。这些需要在合作经济组织的制度设计中有一定的考虑,通过一定的激励约束机制来引导农户的行为,同时要加强合作社的理论学习,提高社员们的素质。
(3)熟人社区可能产生的风险。熟人社区是合作社的一个重要优势,但同时它又考验着合作社的管理。当合作社的领导们同时面对人情和制度时,他们会如何抉择(特别是合作社发展初期领导者发挥重要作用的时候)。毕竟合作社是农户自发自愿发起成立的,又是在探索阶段,而在农村每个人都会被织进一个错综复杂的人情、宗族关系网中,它对于制度的执行力度将会如何呢?如何处理变通和规矩的关系呢?怎样更充分的发挥之前设计的那套民主管理制度的优越性呢?我们在采访中,并没有发现这方面的负面例子,但这些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第六部分结论
1、合作社是农民的劳动联合、资本联合、智慧联合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集体经济组织。在西方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合作社已经成为农村重要的经济组织形式,对农民的生产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2、梨树县的合作社业务模式主要有三个,统购统销,资金互助和办实业。在此基础上,形成三种类型的合作社,消费合作社,信用合作社和生产合作社。
3、对于资金互助合作社来说最重要的是制度设计,如何使制度既能达到吸引社员入股,扩大社员参与的目的,又能有效地为最需要资金的人提供服务,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还能规避风险,不至于产生呆账坏账,制度的科学性至关重要。我们从当地合作社比较“土”的制度中,看到了农民的伟大智慧与创造性。
4、对于生产合作社来说,企业产权的明晰、合作社内部的信任都是很重要的。但在乡土农村,产权明晰的达成和信任关系的建立都是很困难的。正文我们给出了一些建议和思考。
5、合作社的教育和培训至关重要,合作教育可以保障合作社的健康发展,保持合作社的向心力,保持社员的团队精神。合作教育是合作事业成功与否的主要因素。
6、合作社的发展中会涉及很多的制度创新,比如合作社怎么利用期货来规避市场风险,怎么利用农业保险来规避自然风险,怎么利用土地流转来实现农业的规模经营和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怎么利用合作社来构建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我们看了当地的做法,也做出了自己的思考。
7、合作社的前景,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个是各个阶层对合作社的看法,一个是农村金融生态中各种力量的竞争和合作关系。我们在文中做了深入的阐述。
8、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为农户面对市场、市场组织农户、中央政策支农,构建了一个不可或缺的平台,基于这个平台,交易费用、组织费用降低不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对于农村经济的制度探索有重要的标本意义;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有着更深层次的文化意义。对农村民主、诚信、合作等文化的培养,有着深远的意义。
9、合作社面临的外部风险,首先是政策的支持程度。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一定程度上依赖于现有政策法规的落实和其他相关机构如政策性银行、国有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支持。其次是农民身上固有的乡土文化的局限性,还有在农村熟人社会产生的一些问题。
10、对合作社未来的展望,我们考虑合作社可能会发展成为一个投资和服务的平台。服务就是,比如组织农户进行统购统销,给社员提供一定的培训。投资的形式就会很多,比如做资金互助,大家有闲钱时入股,有急用时借贷,调剂余缺。合作社可以据此得到一些利息收入,扣除管理费、公积金、公益金后给股东分红;比如合作社参股一个企业,合作社给企业提供一个内部市场,给企业提供一些培训和服务,企业也能得到一些国家对合作社支持的政策利益,企业给合作社分红,并给合作社社员提供一些如优先入股、如优惠购买产品的好处。这样双方都能受益。
[参考文献]
[1]姜柏林,梨树县百信资金互助合作社的新制度框架设计,来源: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linshizx.com/jlly/11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