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爆红专业预定最有可能ldquo
Hello大家好呀~我是小森老师,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个考研比较冷门的专业——文物与博物馆(专业代码),虽然近些年由于考研的整体考生越来越多,也逐渐变得不再那么好考,但整体考研报考难度还是会比其他专业简单一些。
那么接下来小森老师就从专业介绍、就业情况、院校分析、备考指南四个方面来来大家分析文博考研。
01专业介绍文物与博物馆,简称文博专业,听上去充满人文气质和文化气息的专业,令人想起满腹经纶的知识分子,当然现实不会这么好,它其实是历史学下面的专硕,考研冷门专业之一。
大家都知道,历史学,以前是一个冷门专业,但是近些年由于就业、文科生增多等各方面因素,历史学的考研难度逐年增加,我们来看看近几年历史学的国家线。
对比文学、管理学、经济学这些热门专业,历史学难道不香吗???
如果同学你对历史感兴趣,又十分热爱读书;亦或是觉得数学太难不想考数学;更或者是基础一般却想考个名校,那么!请把你的小眼睛看过来,文博或许会是个不错的选择哦~
※那文博考研考什么呢?
总的来说,文博考试的政治、外语、文博综合三门课程都是识记性质的,也就是说你看的越多,记得越多考的越高,所以,想要报考文博的同学,不要再犹豫啦,赶紧行动起来吧!
02就业情况接下来就是大家比较关心的了,文博的就业情况怎么样?说实话,就业情况确实没有其他热门专业那么乐观。
文博的就业方向一般为政府文物管理和研究机构、各类博物馆和陈列展览单位、考古部门、文物与艺术品经营单位、旅游部门、新闻出版和教育单位的文物陈列、保护,博物馆管理和研究;公安、海关、商检、拍卖典当、珠宝行等的文物鉴定、评估、保护。
另外也可以选择博物馆,考古所等机构,但以后需要参加事业单位编制考试,而且报考并非只限文博方向,考古和历史学方向的学生也可报考,竞争还是比较大的。
03院校分析文博专业全国招生院校有48所,但也是可以划分档次的。并且历史学的考研情况比较特殊,百分之80的同学报考都在名校以上,普通的院校基本招不满,有些也招不满,和名校扎堆情况严重,所以同学们在选择院校的时候要注意。
接下来小森老师就根据档次来给大家分析一下招收文博专业的院校~
①第一档(学科实力强,适合学霸报考)
北京大学、吉林大学、西北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以吉林大学为例,我们来看看吉林大学近三年文博专业的报考情况。
21招生目录
文博综合参考书:
《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博物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年。
《博物馆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年。
《文物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年。
《考古学概论》(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年。王蕙贞编著:
《文物保护学》,文物出版社,年。
复试线
20届复试线总分分,政治50,外语50,专业课;
19届复试线总分分,政治45,外语45,专业课;
18届复试线总分分,政治45,外语45,专业课。(18届文博专业是在文学院进行招生的)
近三年复试录取细则
20复试录取细则
复试成绩满分为分,其中外语听说能力考察50分、学科基础知识考察分、专业素质能力考察分。合格分数线为分,对在复试中没有达到合格线的考生不予录取。综合素质考核结果不计入总成绩,但考核结果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相加为考生的总成绩,其中初试成绩占70%,复试成绩占30%。总成绩满分为分,计算公式如下:
总成绩=(初试总分÷5)×70%+(复试总分÷3)×30%
20届由于疫情的原因改为线上面试,所以和以往的复试有所不同,初复试是七三开,我们主要参考一下19、18届的复试录取细则,初复试都是六四开。
1、笔试:
专业笔试时间为2小时。笔试内容为专业理论知识(分)。
2、面试:
面试总成绩=综合素质面试(分)+外语听说能力测试(50分)。
总成绩(按百分制)=(初试成绩/×60%+复试成绩/×40%)×
复试名单&拟录取名单
20复试名单
20拟录取名单
19复试名单
19拟录取名单
18复试名单
18拟录取名单
20届进复试的有26人,拟录取28人,除开3名退役大学生计划,复试刷掉1人,复录比1.04:1,最高分,最低分,均分左右;
19届进复试的有46人,拟录取30人,除开1名士兵计划,复试刷掉17人,刷人还是比较厉害的,复录比1.59:1,最高分,最低分,均分左右;
18届拟录取20人,进复试的11都录取了,还校内调剂了9人,最高分,最低分,均分左右。
吉林大学作为一所院校,学科实力还是还强的,18届的时候报考热度并不高,还招收了调剂生,不过报考难度也在逐年增加,从近三年复试名单中考生的政英成绩来看,吉林大学的生源逐年变好,政英总和有+的,也有左右的,考生质量还是有点参差不齐;从专业课成绩来看,吉大的专业课难度适中,也不压分,比较容易拉开差距,高低分很明显,初复试占比是六四开,总体来说还是比较适合学霸报考。
②第二档(适合有一定实力,想冲击名校的同学)
四川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郑州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湖南大学浙江大学
以郑州大学为例,我们来看看郑州大学近三年文博专业的报考情况。
郑州大学20届的招生专业上文博专业一共有7个方向,拟招90人。
01(全日制)文化遗产
02(全日制)科技考古
03(全日制)博物馆管理
04(全日制)考古学
05(全日制)考古学(郑州大学文物考古研究院·洛阳)
06(全日制)博物馆管理(郑州大学博物馆研究院·洛阳)
07(全日制)文化遗产(郑州大学龙门石窟文化遗产研究院)
考试科目:
①思想政治理论
②英语二
③文博综合(含考古学、文物学、博物馆学)
复试科目:
1.复试笔试:文博基础
2.面试:综合测试
文博综合参考书:
《中国考古学通论》(张之恒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博物馆基础》王宏钧编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国文物学概论》,李晓东编著,河北人民出版社。
报录比
20届报考人,上国家线人数人,录取85人,无推免,复试线总分分,政治50分,外语50分,专业课分,报录比4.8:1。
19届报考人,上国家线人数96人,录取73人,无推免,复试线总分,政治50分,外语50分,专业课分,报录比3.4:1。
18届报考人,上国家线人数78人,录取69人,无推免,复试线总分,政治43分,外语43分,专业课分,报录比1.7:1。
复试录取细则
20复试录取细则
外语口语和听力测试:占复试成绩的20%,专业能力考核:占复试成绩的80%。
考生综合成绩=折合百分制后初试成绩×70%+复试成绩×30%。
19复试录取细则
复试主要方式
1、笔试:主要为专业科目测试,专业科目笔试时间为3小时,笔试成绩占复试成绩的30%。
2、外国语听力和口语测试:外国语听力和口语测试成绩各占10分,满分按20分计,占复试成绩的20%。
3、专业面试:主要通过提问方式进行,面试成绩满分按50分计,占复试成绩的50%。
复试成绩的使用
1、复试成绩全部量化,满分为分。复试成绩=专业科目笔试成绩+外语听力和口语测试成绩+专业面试成绩
2、复试成绩和初试成绩折合为百分制后,按相应的权重相加为综合成绩。复试成绩所占权重为40%,初试成绩所占权重为60%。
18复试录取细则
复试主要方式
1、笔试:主要为专业课测试,专业科目笔试时间为3小时,笔试成绩占复试成绩的30%。
2、外国语听力和口语测试:外国语听力和口语测试成绩各占10分,满分按20分计,占复试成绩的20%。
3、专业面试:主要通过提问方式进行,面试成绩满分按50分计,占复试成绩的50%。
复试成绩的使用
1、复试成绩全部量化,满分为分。
复试成绩=业务课笔试成绩+外语听力和口语测试成绩+面试成绩
2、复试成绩和初试成绩折合为百分制后,按相应的权重相加为综合成绩。复试成绩所占的权重为40%,初试成绩所占权重为60%。
20拟录取名单
19拟录取名单
18拟录取名单
20届进复试人,录取85人,复试刷掉26人,复录比1.31:1,其中录取最高分,最低分(比复试线高一分),均分左右。
19届拟录取73人,最高分,最低分,均分左右。
18届拟录取69人,包含10名校内调剂考生。
郑州大学作为河南唯一一所院校,报考难度一直非常大,文博算是郑大性价比比较高的专业了,报录比不算高,虽然收分比较高,但胜在人家招生多呀,近三年招生人数都在70人左右。如果有一定实力还是可以考虑郑大的,不过郑大的复试时间比较晚,这一点同学们要注意哦。
③第三档(适合跨考或者基础一般的同学)
安徽大学云南大学天津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其它开此专业的高校
以云南大学为例,我们来看看云南大学近三年文博专业的报考情况。
报录比
19届报考人,录取43人,无推免,录取最低分,报录比3.5:1。
18届报考88人,录取37人,无推免,录取最低分,报录比2.4:1。
招生目录
主要参考书
李晓东:《中国文物学概论》,河北人民出版社,年。
王宏钧主编《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上海古籍出版社年版。
张之恒主编:《中国考古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年。
复试线
20复试线总分分,政治41分,英语41分,专业课分。
19复试线
18复试线
20复试名单
20拟录取名单
19复试名单
19拟录取名单
18拟录取名单
20届进复试的一共有75人,拟录取62人,复试刷掉13人,复录比1.21:1,除开特殊计划,复试最高分,最低分;19届进复试的有61人,拟录取43人,复录比1.42:1;18届拟录取37人。
云南大学是很保护一志愿考生的,录取分数高分低分都有,而且作为B区的院校,考研难度还是会小于A区院校的,专业课不算压分,不过据上岸学姐描述,专业课题的难易程度很均匀,不过不按套路出牌!整体来说性价比还是比较高的。
04备考指南在这里万万老师主要讲一些专业课文博综合我们该如何备考。
如果是跨考的同学,一定要先让自己有一个历史的大框架,上到朝代的分类,下到上古中古近古,这些都要了解,另外也可以多看看弘博网、文博圈、文博中国等,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linshizx.com/jlmj/10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