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印记风情乌林小镇,绽放ldq
来到蛟河已是初夏,正是绿肥红瘦的季节,走进蛟河市乌林朝鲜族乡,便看到了百花盛开的景象,这是开满蛟河城乡的民俗之花。走马观花之际,撷取几朵,以供一赏。
乌林朝鲜族乡位于蛟河市东部距市区3.5公里处,是蛟河市惟一的朝鲜族乡,获得国家文化部颁发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省级民族团结进步之乡”称号。
载歌载舞的朝鲜族群众
这里民俗风情独特,物产丰饶,自然和区位条件优越,交通便利,蛟金公路和江黄高速公路贯穿全境。全乡幅员面积平方公里,辖20个行政村,其中5个朝鲜族村,53个自然屯,全乡共有人口1.8万,其中朝鲜族占全乡总人口的33%。
乌林朝鲜族乡的民族气息浓厚,村民热情好客。游人到此可以亲自参与民族礼节特色的迎送客人的仪式及民族歌舞联欢,在具有民族特色的火炕上品尝风味餐。
游客参观民俗馆
主要旅游活动有:参观朝鲜族民居;村民与游客共同歌舞联欢;到村民家中参观民族生活习俗;在具有民族特点的火炕上品尝朝鲜族风味餐。朝鲜族的米饭、米酒、打糕、冷面、小咸菜、山野菜、狗肉全席等风味饮食和充满热情的招待令游客留连忘返。
民族舞蹈表演
乌林朝鲜族乡,是蛟河市倾力打造的7个风情小镇之一。说起蛟河市的风情小镇,除了乌林乡外,还有插树岭的关东民俗风情小镇、窝集口的农家生活体验小镇、庆岭鱼街的特色美食小镇、黄松甸的长白山特产小镇、新站的葡萄酒文化小镇和漂河的漂河烟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化小镇。这些小镇各有特色、各具风情。
朝鲜族特色乐器——长鼓
友谊村的文化大院,是这个朝鲜族民俗风情小镇最具风情的地方。这是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不只是因为这里的风景,也不只是因为这里的整洁与富庶。给人印象最深的,还是这里如火如歌般的生活。这个集民俗歌舞表演、特色美食、民俗文化展示于一体的民俗村,自开村以来,吸引了近万名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据了解,友谊村可利用的资源丰富多样,这里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水稻种植技术,打造了公顷水稻产业基地,村里出产的乌林牌大米畅销省内外。以松梗6号为主(熟称长粒香)的绿优水稻,亩产可达斤。
乌林朝鲜族乡老人节庆祝活动
这里的特产还有人参、梅花鹿和草炭。乌林朝鲜族乡人参产业发展已有60多年历史,人参产业作为该乡的立乡之业,正蓬勃发展。乌林朝鲜族乡的梅花鹿产业发展也有40多年历史,市场销路良好。乡里草炭资源丰富,可年产草炭余吨,远销到沿海十余个大中城市,产品供不应求。
这些产业的发展让友谊村村民大为受益,直接见效的就是旅游业。乌林乡友谊村朝鲜族民俗旅游和特色风味餐饮业资源丰富,泥鳅汤、朝鲜族系列小菜香气四溢,美味可口。朝鲜族民俗特色旅游风味餐饮业前景十分广阔。
友谊村史馆
一进民俗村,两边墙上描绘着朝鲜族生产、生活的典型场景——插秧、割稻、舂米、打年糕、跳舞、弹琴、歌唱、荡秋千等。
院内,一个标准的门球场内,几名刚刚尽兴的老人正在收拾着装具;对面一栋宽敞明亮的大会议室,墙面上放大的照片,展示着乌林人在各级文艺表演中取得的成绩;西侧几栋朝鲜族特色的民居,墙外摆放着朝鲜族农民耕作使用的各种农具,屋内是日常生活所需的锅碗瓢盆……现在的民俗村,既是文化大院,也是旅游景点,还是养老之地。
特色厨房
长鼓咚咚敲起来,象帽彩带舞起来。放眼看去,仿佛白鹤翩翩,阳光下像是彩色的陀螺在飞旋……舞者大多是上了年纪的朝鲜族老人,这就是她们平时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她们以饱满的激情,展示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和开朗的个性特征。那种热情好客和对生活的知足与享受,透过老人们的动作和表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朝鲜族特色锅具
乌林朝鲜族乡民俗博物馆主要由1个综合展厅及5个小展厅构成,5个小展厅分别介绍朝鲜族特色文化,综合展厅以饮食文化及农耕文化构成,并配以朝鲜民居及农耕场景还原,让观众更直观了解朝鲜民族民俗风情。
民俗博物馆展品
目前,乌林朝鲜族乡民俗博物馆共有藏品余件,都是由当地朝鲜族居民捐赠的,藏品主要以民族服饰、饮食用具、农耕用具、老照片、油画以及民俗老物件为主,目前,蛟河市正通过近实物和场景相结合打造独特的民族文化。
小贴士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linshizx.com/jlmj/9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