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南湖艺术中心设计方案,单边支撑悬挑4
场地极佳,地处城市中心,在一条蜿蜒的小路拐角处,以最大的展开面迎向烟波浩渺的南湖。湖对岸有着绵延的青山。
场地照片
策略是将建筑沿场地边尽量拉长,底层架起,连通湖岸与社区。从湖边看过来,一条拉长的水平线漂浮在湖山与城市之间,既超脱,亦融合;既安静克制,亦不失力量与活力。将主要体量沿场地边缘以一段弧线展开,面向社区则以不同心的另一段圆弧界定,并且围合出社区活动广场。
架起的体量主要承担特展和公众休闲功能,地下一层则容纳主要的展览区、大厅、咖啡、艺术品商店等功能。如何将一个体量举向空中?是设计的核心问题。
从力学原理上讲,一个偏心的双向悬臂梁,经由自身的内力平衡,就能稳定的矗立在地面上。力学图解的支点在实际操作中被放大为有一定体量的基座,基座与上部体量以曲线衔接,曲率可与悬臂梁的弯矩图类比,以尽可能趋近理想的结构受力线。基座宽35米左右,最大悬挑接近45米。
上部体量与基座的叠放关系,并不要求上下结构形式的一致性,如同轮船甲板与其上承载物的关系一样。上部体量仅需考虑为实现自身空间跨度而必须设置的支撑结构。将结构与空间一体化处理的想法促使我很快在体量边界的两条弧线之间画出第三条线,一系列由曲线和直线转折变化组合的线段,这条线段自然同时承担了空间分划和结构支撑的作用。
结构分解图
基座受压,以钢筋混凝土为主。上部体量受拉,则以钢板为其主要受力材料;考虑到钢板防火、耐腐及构造要求,在墙面钢板外侧浇筑一层较薄的混凝土,加强受力,也更利于防火和防腐。
基座向地下延伸,连向展览厅和大厅。大厅紧邻下沉花园,在展览厅中则掏出一个圆形的露天中庭,以此塑造出明暗相间、兼具自然美感和艺术冥思的空间氛围。
项目图纸
草图
城市肌理
场地平面图
地下室平面图
首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基座仰视图
受理示意图
项目信息
建筑设计:境工作室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linshizx.com/jltw/14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