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让老年乒乓球迷泪奔的照片四
改革开放后除去庄则栋照片中的人物都继续自己的事业,徐寅生无论资历能力当上国家体委副主任都是实至名归,李富荣带中国乒乓球队很快将一时打败中国队的匈牙利彻底碾压。从此也全面恢复了中国乒乓球的霸主地位。李富荣也顺理成章地当上国家体委副主任。如果庄则栋不是上了春桥女皇的船,也不会比这个官衔差。
又是一个没有意义的如果。
照片中的周兰荪是大器晚成,26岁才打中国队团体赛而一鸣惊人,他在28届世乒赛上团体和单打保持了对外国选手的全胜,单打淘汰日本队主力木村进入半决赛,保住这个半区都是中国选手。改革开放后他担任过国乒教练,后移居澳大利亚,可惜年去世刚过60岁。另一位照片中的梁友能没有大起大落一直担任教练到退休。
照片中的人物加上张燮林是60年代中国乒乓球占据男子世界乒乓霸主的主力军,当然尤其不能忘记容国团、傅其芳、姜永宁这些教练。而对这张照片引发感慨最多的是庄则栋,因为他球技最好,官当得最大,而结局最惨,不仅不能在乒乓球事业上发挥他应有的才能,而且始终磕磕绊绊,很多评选他不能进名单。年北京市体育局评选百年北京体育人物,老至马约翰,小至张怡宁,远至郎平都轻松入选,我是评委之一,大家几乎一致觉得庄则栋对北京体育有特殊贡献,他全票当选。后来在国家会议中心颁奖,他私下说:“就北京市对我好。”个中弦外之音不言而喻。直到他去世在八宝山告别都有刻意缩小规模,而且他儿子抱着他的照片不能朝外。去年国庆前我去一家媒体做节目,是纪念中国体育70年的,事先有几个不准,其中一个就是不准提庄则栋。谈70年体育严格地说不应该绕过庄则栋,这个规定不一定是从多高的机构下发的,但政治的残酷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有体会。庄则栋是有大错,在那个年代在一个祸国殃民集团指示下执行了错误路线,但已经做了结论该不该永远不再承认他的功绩?说到底,这就是命!
(自左至右:梁友能、王传耀、容国团、傅其芳、庄则栋、李富荣、徐寅生、姜永宁)
说到命庄则栋好歹活了70多岁,想起另一个合影中从香港归来为中国乒乓球做出杰出贡献的容国团、傅其芳、姜永宁在年一个多月的时间内用相同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庄则栋还不算最惨的,此文(上)发出后姜永宁的女儿姜小英留言“看到这张照片,时光恍如回到了50多年前,那时的他们生龙活虎、笑容绽放、风华正茂,可如今5位男选手中的两位周兰荪和庄则栋已经离我们而去,真是让人感慨万千。”她没有提她父亲姜永宁,她10岁时父亲离去,这给一家人一辈子带来多大创伤啊!让那个岁月永远远离我们吧!
5
0多年前天安门石狮子上的合影牵出这么多话题,这里还应该替故去的人说句公道话。庄则栋连续三次世界冠军,但他落下了“被让”的名声。了解那段历史的人都知道,庄则栋是有绝对实力的,他是中国乒乓球当之无愧的头把交椅。和他同时代的优秀选手有徐寅生、李富荣、张燮林、周兰荪(稍前有容国团、王传耀),他们固然都很出色。但必须认识到,在当时乒乓球男子选手中,没有一个人能像庄则栋,在连续3届团体赛决战中有如此显赫的战功(庄则栋是唯一一个打满3次团体决赛的),也没有一个人像他在3届单打赛中连续战胜了最强劲的外国选手荻村、木村、星野、高桥浩、绍勒尔(中国其它选手可以对照一下)。在28届赛后不久的第二届全运会上,乒乓球新人辈出,不少一线球员纷纷落马,决赛是一路淘汰数位名将的黑马何祖斌对庄则栋,结果庄则栋以3比0轻松拿下获得冠军,国内比赛可没人让球,当时各报都承认庄则栋的确是中国最好的乒乓球选手,没有之一。不久在年春的全国赛上,庄则栋在国内真刀真枪的比赛中都独占鳌头,他三连冠的含金量是很高的。老一辈乒乓球运动员庄家富回忆,60年代庄则栋在队内保持过多场比赛全胜的纪录,庄家富说:“这记录连后来的邓亚萍也达不到。”世界男子团体三连冠、世界男子单打三连冠、国内比赛三连冠、队内比赛三连冠,这个奇迹无人复制,庄则栋为中国乒乓球事业所做的贡献,已经无需用任何其它方式来证明。(完)
附:
此文前几部分发表陆续引来热议:
合影中女士的穿着,特别是丝巾的佩戴,也符合文哥(谐音)前夕的装束,走出三年饥馑后,、65年大城市人们开始有点讲究衣装了,66年破四旧的事例,比如红w兵当街剪开瘦腿裤,砍掉火箭头皮鞋的尖儿,不再允许烫头发、系丝巾、戴首饰等,也说明65年有人讲究穿着。
68年,还没有人敢这样系丝巾哦!
我印象中文哥(谐音)前,大约年,就有少数人带像章了。那时还制造过一小批镀金的毛像章,专供外交领域使用,比如送给外国友人。样式大小比现在一元钱硬币略小一点的圆形,后来一直延续用的、最流行的侧面胸像。
年8月,我父母非常郑重地给了我哥哥和我各一枚,是他俩在布加勒斯特中驻罗使馆得到的,叮嘱我们保存好。可惜那年9月1日我在从北京到上海串联第二天路上,有同学喊“快看,景色太美了!”我一激动,把头伸出窗外,呼的一声,军帽被风吹跑了,那枚我珍爱的镀金像章就别在帽子前面呢。当时很是懊恼,却不能多说,因为妈妈不让说是镀金的。
文哥(谐音)爆发后,起码京城多数人就开始佩戴像章了,随后人人都戴,不少人以收藏尽可能多的像章为业余爱好。
佩戴像章的风情一直延续到年,林彪掉下来后,慢慢就少了。这是我个人的一点记忆。
大家觉得照片究竟是哪一年已不重要,让大家随着照片回忆自己的青春也是很美好的。
一张让老年乒乓球迷泪奔的照片(上)
一张让老年乒乓球迷泪奔的照片(中)
一张让老年乒乓球迷泪奔的照片(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jilinshizx.com/jlzx/12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