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喉杀人案刚破,吉林市公安局却干出这等好

核心提示

《五十项措施》共分四大部分、五十项内容,涉及治安管理、户政管理、出入境管理、交通管理、消防管理等主要行政审批项目,涵盖经侦、治安、户政、经文保、出入境、法制、刑侦、交管、消防等业务部门和警种。

在围绕激发市场活力推进简政放权,为吉林市新一轮振兴发展创造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方面,共推出9个方面、14项具体措施:

(一)推行“一站式”审批服务

1.市级公安机关行政审批项目纳入市政务服务中心公安行政审批综合服务窗口办理,建立“吉林公安网上服务平台”,并启用“吉林市公安局行政审批专用章”。县(市)区公安机关行政审批项目纳入同级政务大厅办理,不具备进驻条件的要纳入本级公安机关办事大厅集中办理。

2.组织各级公安机关、各警种严格按照上级领导机关要求,确保取消、暂停、下放、前置变后置等审批事项调整落实到位,通过优化审批流程、简化审批要件、压缩审批时限、加强后续监管等方式提高行政审批效能,提升服务水平。

(二)全面实行居住证制度

3.根据《吉林省居住证管理办法》要求,会同政府相关部门依法保障居住证持有人在居住地享有劳动就业、参加社会保险以及缴存、提取和使用住房公积金等权利,切实提高服务水平。

(三)建立居民身份证省内异地补领、换领制度

4.按照省公安厅统一部署,已经申领居民身份证的公民,离开常住户口所在地到我市合法稳定就业、就学、居住的,因居民身份证丢失、到期,可以在我市县级公安机关户政部门或者户籍派出所补领、换领。

(四)下放部分交通业务审批权限

5.将机动车登记(进口机动车、危险化学品运输车、校车、中型以上载客汽车除外)、机动车临时号牌核发、机动车检验合格标志核发以及补发,机动车驾驶证换证、补发、审验,三轮摩托车、两轮摩托车、低速载货汽车驾驶证的申领和考试权限下放至县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6.加快各县(市)车管所建设步伐,如外县(市)车管所建设符合标准,对各县(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授予小型机动车驾驶证的申领和考试权限、小型机动车牌照制作权限。

(五)取消部分消防备案项目和审批条件

7.取消部分消防备案项目。取消投资额在30万元以下或者建筑面积在平方米以下(或者省级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确定的限额以下)的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和竣工验收消防备案。

8.减少消防审批条件。在实施建设工程消防验收、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时,取消消防产品见证取样检验、电气检测等审批条件,减少申报材料。在对未进行消防设施改造的装修工程验收时,取消消防设施检测报告。严禁擅自增加法定要求外的审批条件。

(六)简化消防审批受理程序

9.简化消防审批受理程序。对建筑面积在平方米以下的办公场所装修工程,不必提交设计单位资质证明文件,消防设计文件可以采用能真实反映建设工程情形的示意图。对于消防审批申请资料不齐全的,可以先予登记接收,一次性告知需要补充内容,由申请人在审查过程中予以补齐。

(七)下放出入境证件审批制作权限

10.市局向符合人员配备、场地规划、设备购置、系统升级、业务培训等条件的县(市)区公安机关和重点辖区派出所下放出入境证件审批权,压缩办证环节,缩短办证时限。

(八)放宽赴港澳商务企业备案限制

11.取消赴港澳商务备案等级和人数限制,统一调整为年纳税额在5万元以上即可以申请登记备案,并根据实际需要确定赴港澳商务备案人数;对初创企业以及小微企业,不受当年纳税额限制,可以直接进行登记备案;取消赴港澳商务企业人员工作年限限制,放宽雇佣关系证明要件范围,仅需提交聘用合同、工资明细或者社保证明等一种证明材料即可。

12.对因招商引资、商贸洽谈等紧急商务活动申请办理出入境证件的企业人员提供绿色通道,实行预约、加急等办证服务并在1个工作日内办结。

(九)放宽来吉外国人入境以及停居留限制

13.对执行国家重点工程项目、重大科研项目、高新技术类涉外企事业单位,纳入国家商务部年修订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划定的鼓励类外商投资企业以及对我市经济发展有特殊贡献的重点涉外邀请单位评定为B级以上等级。

14.对来吉外籍高层次人才,参与重点工程、重大科研项目的外籍人员,高新技术类、鼓励类外商投资企业中的外籍人员,放宽停居留期限,缩短办证时限,提供绿色通道,签证及延期由原来7个工作日缩短至3个工作日,居留许可由原来的15个工作日缩短至5个工作日。

在围绕提高服务质量改进服务方式,为吉林市新一轮振兴发展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环境方面,共推出9个方面、15项具体措施:

(一)帮助企业开展用工信息核查

15.为企业开辟雇佣人员身份信息核查通道,为企业提供信息核查,重点发现员工中是否有负案在逃人员,确保企业内部安全。信息核查由企业向属地公安派出所提出申请,并提交审核人员名单,公安派出所进行批量审核,按照企业要求及时反馈核查结果,并将务工人员信息和负责人信息录入吉林市实有人口管理系统登记备案。各级户政管理部门每季度开展一次督导检查,结果纳入派出所基础信息考评和全年综合考评。

(二)建立警企互联互通机制

16.在特大型企业建立“民警驻企”工作机制,在涉及国计民生的水、电、油、气、热、通信等特大型企业设立公安警务室,选派工作经验丰富的民警进驻企业,了解掌握企业生产经营场所周边治安环境、内部安全保卫等情况,主动征求企业对公安机关的意见和建议,帮助企业排忧解难。

17.在大型企业建立“警企联系”工作机制,由属地公安派出所指定社区民警负责联系辖区大型企业,做到对企业自然情况必知,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必知,对企业职工动态必知,对企业内外治安状况必知,对企业需求事项必知。

18.在中小企业建立“警企捆绑”工作机制。由属地公安派出所社区民警对中型和小微企业进行包片管理,落实包保责任,定期到企业进行联系走访,及时了解企业在安全防范方面遇到的困难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化建议,在职责范围内帮助解决,并将情况及时录入服务企业信息平台。

19.公安派出所社区民警要将联系方式、监督方式告知责任区所有企业,每季度召开一次警企座谈会,通报治安状况,指导企业健全内部安全管理机制,提升企业防范能力和员工法律意识。

(三)实行机动车异地检验和交通违法罚款异地缴纳

20.按照省公安厅统一部署,除大客车、校车、危险品运输车、低平板半挂车外,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不受注册地限制,实现省内异地检验;开通柜台、自助服务设备、网银和移动警务终端刷卡等缴费途径,交通违法当事人可以选择在市内任一工商银行网点缴纳省内交通违法罚款。

(四)改进机动车驾驶人培训考试方法

21.按照省公安厅统一部署,按规定放开省内异地报考限制,符合报考条件的省内户籍居民可以到我市内任一驾校报考。在全市设立24家社会考场,推行驾驶证申请人就近考试。研发驾驶证记满12分网上培训平台,实现网上培训。

(五)实行交通管理信息实时查询

22.利用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通过公安机关交管部门互联网网站、手机APP平台实现交管信息实时查询。

23.完善交通管理信息短信查询平台,经驾驶人申请后,通过中国移动短信平台,向申请人实时发送交通违法、车辆检验、驾驶证审验、驾驶人记分等相关信息。

(六)实行交通管理信息主动告知服务

24.设计研发“重点对象短信主动推送告知软件”,实时调取重点车辆违法信息,对客车、旅游车、危化品运输车、校车等重点车辆的违法行为,利用专属号码,向企业法人代表或者安全管理责任人主动告知。

(七)开通全省互联网交通管理综合服务平台

25.按照省公安厅统一部署,依托全省互联网交通管理综合服务平台,交通参与者可以网上办理预选机动车号牌、申领机动车临时号牌、变更车主联系方式等车管业务;可以网上办理考试预约、取消考试预约、驾驶人体检、提交身体条件证明、变更联系方式、延期递交体检证明、延期审验、期满换证等驾管业务。

(八)实行出入境证件免费照相和就近办证服务

26.由各级公安机关出入境部门免费提供出入境证件人像采集、检测和传输服务,改变现有社会化有偿人像采集服务方式。

27.在各县(市)区公安(分)局和重点辖区派出所设立公安机关出入境业务延伸受理点,方便户籍所在地居民就近办理相关业务。

(九)改进消防审核验收方式

28.在受理消防设计审核、消防竣工验收以及审核、验收备案和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时,将所有相关信息一次性告知申请人。对受理的消防审核、验收项目实行跟踪服务,保证审验一致性。严禁利用职务之便指定消防施工单位以及消防产品。

29.对具备申报条件的公众聚集场所,当建设单位和使用单位一致时,根据单位申请,实行建设工程消防验收和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合并办理,分别出具审批文书。

在围绕优化投资环境打击违法犯罪,为吉林市新一轮振兴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治安环境方面,共推出5个方面、10项具体措施:

(一)依法严厉打击恶意欠薪、非法讨薪违法犯罪行为

30.联合劳动保障监察、法律援助机构等相关部门,搭建劳资协商平台,让劳资双方从现场冲突转移到谈判协商,推动事件妥善解决。对恶意欠薪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违法犯罪行为的,以及非法讨薪构成扰乱公共场所秩序、敲诈勒索、非法拘禁、故意伤害、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的,要综合施策、依法打击,维护劳资双方合法权益。

31.在用工企业聚集、农民工数量众多的区域,由属地公安机关负责邀请司法部门,统一制定用工合同格式,引导敦促劳资双方主动签订劳动合同的方式,明确劳资双方义务,保障劳资双方权益,防止涉薪违法犯罪问题发生。

(二)依法严厉打击扰乱企业生产秩序违法犯罪行为

32.对寻衅滋事、敲诈勒索、强迫交易、诈骗以及黑恶势力等涉企违法犯罪活动,做到接警快、出警快、勘查快、确认嫌疑人快、采取措施快、打击处理快,最大限度追缴赃款赃物,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

33.加强对企业周边突出治安问题的整治,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及时收集掌握涉企违法犯罪新动向、新特点,定期向企业通报并提出防范建议,提升企业规避风险,防范不法侵害的能力。

(三)依法严厉打击损害企业和群众利益违法犯罪行为

34.对非法集资、金融诈骗、传销等涉众型犯罪活动,坚持抓早抓小、露头就打,依法保护群众利益。

35.加大宣传力度,加强风险提示和源头监管,提高企业和群众自防意识,防范金融风险。

(四)依法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伪劣商品违法犯罪行为

36.加强对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伪劣商品犯罪的阵地控制,持续开展打击假食品、假药品等制售伪劣商品违法犯罪行为。

37.对市内国家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企业开展上门服务,及时发现、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伪劣商品违法犯罪行为,依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

(五)依法严厉打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行为

38.依托省公安厅“吉林省反电信诈骗犯罪中心”,全面防范利用通讯(网络)设施进行诈骗的犯罪活动,最大限度减少企业和群众经济损失。

39.加强对虚拟空间出租、上网卡、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和第三方支付企业开户、POS机申领等领域管控,确保实名登记率%。

在围绕保护企业权益规范执法行为,为吉林市新一轮振兴发展创造公平有序的法治环境方面,共推出5个方面、11项具体措施:

(一)加强经济领域矛盾纠纷排查化解

40.组织公安宣传部门与街道、社区、信访部门和事涉单位紧密配合,针对经济领域矛盾纠纷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开展常态化法制宣传。

41.建立与行业协会、商会经常性联系制度,重点







































北京治疗白癜风要多少钱啊
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linshizx.com/jlzx/671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