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多苓绘画事情,不过是创造一个自己喜欢的

白癜风的治疗与预防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714875.html

12月30日下午,天色灰暗,雨雾迷朦。成都市美术馆A区的一楼大厅里,“绘画事情——何多苓的艺术历程”在此宣布开幕。海报背景墙对面,几排长凳隐在大厅里的植物布景中——蒲苇、雪柳、芒草……人们坐在高高的草丛里,等待今天的主角何多苓露面。

这是何多苓年举办的最大规模展览,也是他迄今为止最完整的展览之一:多件作品,创作时代从年代延续至今的创作,还有许多珍贵的文献资料,甚至包括艺术家7岁那年画的一幅小画。

“或许,艺术可以不源于生活,也高于生活”

年出生于成都的何多苓,是中国当代抒情现实主义油画的代表人物。年代初,他即以油画《春风已经苏醒》《青春》、连环画《雪雁》等作品引起轰动,成为塑造一个民族和集体形象的代言画家。

《春风已经苏醒》

此次“绘画事情——何多苓的艺术历程”展览,按时间线索还原了何多苓从年代至今的创作,时间跨越40余年,不仅有《乌鸦是美丽的》《雪雁》《带阁楼的房子》等众多经典油画原作,也包括何多苓年的新作。

《乌鸦是美丽的》

这批作品在四个展厅中分阶段呈现。

第一展厅将何多苓的艺术创作置于年代的历史语境之下进行讨论,为此特意向观众们展示了如周春芽、程丛林等几位对中国当代艺术有重要影响的名家在那个年代的作品(高清复制图),作为一个艺术时代的背景参考。

何多苓年代部分作品和文献展示

同时,该展厅还汇集了余幅何多苓、80年代的珍贵手稿、习作,以及对他产生重要影响的画册、书籍,在此借由历史叙事牵引观众们一步步走入何多苓的艺术世界。

第二、第三和第四展厅,则完整展现了何多苓的绘画历程,分别展出了他在年代、21世纪初以及近几年的最新创作。观众可以跟随年表纪事与展墙上何多苓本人所写感悟、说明等,体会艺术家创作时的所感所想,沉浸式体验一位艺术名家的成长之路。

何多苓少年时代的禽鸟写生习作

其中,何多苓童年和少年时的部分习作展示,是此前他在成都的展览中不曾出现过的。

年代最早的一幅,是他7岁那年用彩色铅笔画的一幅《成阿公路通车了》的小画。这幅画在当时一本名叫《小朋友》的儿童刊物上发表。

“据我的长辈回忆,我3岁开始画画。”何多苓说,“7岁画的这幅画,则是我生平第一次看到我的名字以印刷体呈现。”

据他自己回忆,当时是母亲要求他画的,至于原因是什么,他已经忘记,“并且直到现在也是个谜。”因为当时他压根儿不知道“成阿公路”是什么,纯凭想象画了一幅。

几十年后,何多苓在四川阿坝偶然看到一张照片,居然正是成阿公路通车的场景。“真实场景远没远我当时那幅花花绿绿的小画好看。”他笑道,“这或许说明——艺术可以不源于生活,也高于生活。”

忧伤的爱情心中深藏雪雁与少女消失在远方

展览现场,44幅《带阁楼的房子》油画“连环画”,占据了一整面单独的展墙。此处亦是现场观众们驻足最久的地方之一。

这组画作的灵感源于契诃夫的同名短篇小说,小说讲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主人公“我”无意间闯入一座美丽幽静的庄园,“这儿荒凉而古老,去年的树叶悲伤地在我的脚下沙沙响。树木之间的昏光里隐藏着阴影。”

“我”因此认识了住在那里的两姐妹:姐姐莉季娅与妹妹叶妮娅(也叫米修司)。姐妹俩长得苗条、苍白,妹妹有一双大大的眼睛,神情羞涩。姐姐严肃认真,常常和“我”发生争执。

“我”爱上了米修司。一天晚上,“我”和莉季娅吵架之后离开庄园,米修司去送“我”。即将告别时,“我”忍不住吻了她。第二天,得知此事的姐姐便将妹妹送去了外地,“我们”再也没有见过面。

故事情节本身并没有曲折离奇,何多苓所爱的是契诃夫笔下描写的那个世界,那种意境:幽暗古老的庄园,高大云杉间的林荫道,夜晚的月光和坠落的星星,纤细苍白的少女,安静地走在落叶上……

这套“微弱而优美”的作品,何多苓一直珍爱地收藏在自己身边,拒绝任何藏家的出价。“激情总要过去,一切终将沉寂。”他说,“故事里的最后一问:‘米修斯,你在哪儿啊?’将永远在爱人的心中回响,哪怕看不到结局。”

另外一套《雪雁》的连环画,是何多苓根据美国作家保罗·加利科的小说创作的,故事和画面意境有着同样的忧伤和诗意——年代,在英格兰北部沿海的沼泽旁,有一座废弃的灯塔,一个身体畸形的年轻画家独自住在这里。

一天,一个女孩抱着一只被猎人打伤的雪雁,请求画家帮忙救助。

雪雁的伤渐渐好了,年复一年,飞来又去。女孩渐渐长大,不常来灯塔了。年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炮声打破沼泽地的平静。画家划着自己的小船,去海峡那边的敦刻尔克营救受困的英军。

他再也没有回来。等待的女孩看到天上盘旋的雪雁,“她仿佛听见那个灵魂在呼唤:永别了,我的爱。”

灰暗的天空,幽深的沼泽,荒凉的灯塔,走向远方的画家,眼神忧郁的女孩……欣赏何多苓的画作时,一种不可遏制的孤独感和忧伤,总会如空气般如影随形。

最早去触及和表达出人的微妙的精神世界

诗歌性是何多苓艺术世界的一个最重要关键词。年,他第一次去美国的时候,房东送他一本美国诗人罗宾逊·杰弗斯(RobinsonJeffers)的诗集。

书很精美,以美国摄影家爱德华·温斯顿(EdwardWeston)的黑白照片作为插图,无论是诗句还是配图,都在何多苓的记忆里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爱德华·温斯顿摄影作品

他最钟情的灰色调,便是“涵盖了黑与白之间一个非常广阔的色域”,包含很多,也容纳很多。

“当你看到诗的语言形成的句子时,实际上诗人表达的是这句文字背后的东西,而不是表面的东西。我的画里面也有这种东西,也有一点晦涩性,朦朦胧胧的。”何多苓说。

何多苓《俄罗斯森林》

西方现代诗歌和中国古典诗词,对何多苓的绘画都有很深的影响。他很喜欢唐代诗人钱起的两句诗: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那种余音袅袅、不知所终的感觉,始终萦绕在他的画中世界。

何多苓说,自己虽然酷爱传统山水,喜欢古意,但又不想仿古。于是他试着用自己的方式,将笔下的景色赋以古意。比如,压缩色调、压缩空间,或将山水中隐有的亭台楼阁,用现代建筑的经典元素之一、简约的“白盒子”表示,以及,让一切都沉在雾中。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白屋山居图》

“我很喜欢这样一个缥缈的世界,我想要生活在其中。能自己创造一个世界,于我而言是最幸福的事。”何多苓说。“这样一个世界才是我生存的理由。我的身体所生活的真实世界反而不觉得重要,它只是为了让我活下去,可以进入另一个世界。”

《大风景》

在他创造的这个世界里,荒草蔓延,黄昏笼罩,精灵般的少女在雾中漫步,诗句从空气中浮现,无声的音乐缓缓流淌,一切都笼罩在朦胧的诗意中。

《近黄昏》

策展人吕澎表示:每个时代都有许多艺术家存在,其中亦不乏优秀者,但一位艺术家是否能够在艺术史中留下一个重要的“点”,在于他的艺术是否与那个时代发生了特别的关联,表达出前人不曾表达的意义。

展览现场

“我们了解一位艺术家,不仅要了解他的作品的审美与特色,也应该进一步了解他在艺术史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才是重要的。”吕澎说,“在上世纪80年代的‘伤痕美术’中,何多苓的作品是最早去触及和表达出人的微妙的精神世界的。这是他最为独特的一点。”

何多苓说,诗歌有时沉重如生活,同时又很轻,可以飞翔在生活之上,飞向夜空和星辰。

他相信自己看见了别人所未曾看见的。

红星新闻记者乔雪阳编辑乔雪阳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linshizx.com/ftrq/140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