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丨吉林省政协经科委主任丁喜忠率队调研
9月11日,吉林省政协经科委主任丁喜忠带队吉林省政协委员代表团莅临第三届中国(长春)秸秆产业博览会现场,大家在国家秸秆产业联盟理事长、秸秆控股集团董事长、中国秸秆产业博览会组委会主席彭飞的陪同下一同到展馆调研,与展商亲切交流,深入询问和详细了解参展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的秸秆综合利用新技术、新模式、新设备和新工艺,并勉励各参展企业紧紧抓住“秸博会”这个契机,在合作交流中进一步提升专业技术水平,加强创新驱动,增加秸秆产业化发展的动力和活力。通过现场走访,大家对我国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和前景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
调研结束后,各位领导在长春农业博览园综合办公楼举行了“促进吉林省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发展座谈会”,吉林省政协经科委主任丁喜忠,吉林省农委副主任刘丰艳,吉林省委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农办)副主任钟东,辽源市政协副主席兰刚,通化市政协副主席安春军,白城市政协副主席翟喜林、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总工程师郑沛溟,吉林省农业产业化办公室主任郑德民,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图力古尔,吉林省农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袁维森,白山市江源区政协副主席李启阳,吉林省森河生态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单明臣,吉林省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副所长晏明,吉林省政协经科委办公室副主任王慧,《人民政协报》吉林记者站站长高峰等领导、专家和媒体代表,和国家秸秆产业联盟理事长、秸秆控股集团董事长、中国秸秆产业博览会组委会主席彭飞等秸博会主办方领导一同参加了座谈,大家从产业、技术、资本和政策扶持等角度为吉林省秸秆综合利用建言献策。
吉林省政协经科委主任丁喜忠对秸博会所取得的成绩和对吉林省秸秆综合利用的积极作用予以充分肯定。他希望通过秸博会的持续举办,充分发挥博览会的交流合作平台作用,全面展示吉林省秸秆综合利用成果。他表示,秸秆综合利用涉及科技、政策、产业发展等多个方面,未来要充分发挥国家秸秆产业联盟、中国秸秆产业博览会的平台优势,推动秸秆综合利用项目落地,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把发展秸秆产业统一到“乡村振兴战略、绿色生态经济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高度,加快吉林省由农业大省向农村经济强省的转型升级。
座谈中,国家秸秆产业联盟理事长、秸秆控股集团董事长、中国秸秆产业博览会组委会主席彭飞表示,近年来吉林省秸秆综合利用途径不断拓宽、科技水平明显提高、综合效益快速提升。虽然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取得积极成效,露天焚烧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但是还面临着收储运体系不健全、关键技术薄弱、资金匮乏和销售渠道单一、龙头企业培育不足等问题。秸秆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资源、资本、技术、设备、品牌、市场”为平台,针对上述制约秸秆产业发展的问题,加快推动秸秆综合利用科技成果转化,不断延伸秸秆综合利用产业链条,为秸秆产品、设备寻找销售出口和市场化开发,实现生态环境改善、农民增收致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效益。
各位领导在座谈中积极发言,结合自身工作特点和专业知识,深入细致地分析了吉林省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开展情况,所遇到的难题和解决途径。大家在研讨中得出以下结论:
据资料显示,吉林省每年可利用的生物质资源量超过万吨。每到秋收后,一捆捆秸秆铺天盖地堆在一望无际的沃野,成为困扰农民生产生活的一大难题。作为正处在实现农业现代化重要时期的吉林省,走出秸秆之困,探索利用“良方”,对于改善大气环境意义重大,更是适应现实需求、形成能源利用新格局的关键所在。
农业优先、多元利用。坚持秸秆综合利用与农业生产相结合,在满足农业和畜牧业需求的基础上,抓好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的示范推广,合理引导秸秆能源化、原料化等其它综合利用方式,推动秸秆向多元循环方向发展。
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根据各地秸秆品种和资源量、生产生活方式、产业布局等,统筹编制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因地制宜,合理安排“五料化”利用的优先时序,避免资源竞争或资源不足。
市场导向、政策扶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农民积极参与的长效机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深入研究完善秸秆收储运体系、秸秆利用终端补贴等配套政策。
科技推动、试点先行。加强科技攻关,着力解决秸秆综合利用中的共性难题,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技术、装备和工艺水平。选择重点区域,积极打造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县,建设一批示范工程,扶持一批重点企业,加快推进秸秆高值化、产业化发展。
本次座谈增进了共识,取得了实效,对加快吉林省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国家秸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linshizx.com/jldl/9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