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历史吉林市帽儿山古墓群,埋

在吉林市,有一座帽儿山古墓群。

很多人都知道这座古墓群,但是这座古墓群里埋的是谁呢?

很多人不知道。

帽儿山

帽儿山位于吉林市丰满区。

丰满区的山比较多,知名的如朱雀山、五家山、炮台山、磨盘山等等。

这里山多,也很简单,因为是长白山余脉。

那么,帽儿山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

因为这座山形似草帽,所以有了这个名字。

在这座山上,有一个偌大的古墓群。

这座古墓群北起龙潭山南麓,南到炮手口子,西起松花江东岸,东至裕民村附近,面积约十余平方公里,墓葬总数达上万座。

很多人知道这里是帽儿山古墓群。

那么,这座古墓群里埋的是谁呢?

帽儿山古墓群

为了查清这个问题,吉林省文物研究所、吉林市博物馆、吉林市文物管理处的专家们对这里进行了大规模的探查发掘,发现这些墓葬是从西汉晚期延续到西晋中期,历经了年左右的时间,坟墓上万座,查明的就有多座。后来,专家又将这里分为四个墓区,由龙潭山、西山、帽儿山和南山墓区组。

在这些坟墓中,有玉、石珠饰等装饰品以及铜器、铁器、陶器、金银器。墓中还出土有绢、帛一类丝织品残片和典型中原汉代器物,如日光镜、漆耳杯等。通过这些出土的文物,专家们发现,这些坟墓的主人主要是扶余国的贵族,还有汉族、高句丽、东胡系的居民。

那么,扶余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呢?为啥们死后埋在了帽儿山?

地图

在东北,有三支土著民族。一个是东胡族,后人融入了匈奴等其他民族,如今已经没有民族特征。一个是肃慎族,如今是满族的前身。第三个就是秽貊族,也就是夫余国的前身。

那个时候,各个土著民族内,都有一个个的部落。秽貊族夫余部落生活在松嫩平原,也就是今天的吉林省扶余市一代。那时,松嫩平原上有种盐可食用,古代部分东胡人到了松嫩平原,他们把食用这种盐的人叫扶余。后来,这部分就以夫余部落来自称。

西汉初年,秽貊族内的另外一个部落索离国有个王子,名叫东明,因不甘受排挤率众由嫩江下游南,迁至现在松花江东岸东团山下的平原,融入了夫余部落,建立夫余国。

夫余国是我国东北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时间长达年。夫余与汉、魏、晋王朝有过长期的友好朝贡往来,并确立了臣属关系

前期,夫余国王城在吉林省吉林市,后期王城在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

在整个历史过程中,因为在吉林市做王城的时间较长,所以夫余国贵族就选定了帽儿山做墓地,也就是顺利当然。

古墓

夫余国创立者东明的墓是不是在这座山上呢?没有足够的佐证来证明。

不过,专家们在帽儿山古墓群中发现了一位级别很高的武将墓,带着铁甲,还陪葬了多颗碎裂散落的琉璃珠饰。

这座墓是规模最大的,处在帽儿山山顶,证明主人的地位也非常高。

但是,专家们始终不敢下定义,这座墓就是东明的,因为佐证不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linshizx.com/jlly/114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