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哲学系历史
哲学系的历史
哲学系的创建
哲学系是年在吉林大学原哲学教研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全系师生在“大跃进”时代背景下,采取“单科独进”、“见缝插针”等办法开展教学。年夏季,招收了第一届五年制本科生,开办了哲学研究班,调入、培养、选留了10余名教员充实教师队伍,组建了资料室。刘丹岩教授亲自主持并担任哲学研究班全部课程,采取启发讲授、自学、讨论相结合的办法组织教学,强调重视基础理论、掌握精神实质,提倡独立思考,反对教条盲从,为哲学系的发展奠定了方向。年教职工发展到60多人,建立了哲学、哲学史、自然辩证法、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四个教研室,年,增加心理学与逻辑学教研室,开出了绝大部分专业课,建立了具有一定实力的教师队伍和比较齐全的课程体系,为哲学系的发展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尤其重要的是,哲学系创始人刘丹岩教授亲自主持制订了《哲学系教育方案》、《——年哲学系教学工作方案》、《哲学系——年科学研究规划》、《哲学系教师进修提高计划》等一系列的发展蓝图,为哲学系的发展兴旺明确了办学方向。在教学建设上,遵从“以教学为主”的原则,按照“重视基础、提高质量、循序渐进、逐步加深”的精神,优化教材,加强基础教学,将美学、伦理学、现代资产阶级哲学批判、中国现实哲学问题研究等课程列入教学计划,规定了必修课程和必读专业书目,初步形成了学科齐全的教学体系。每个教师都制订了有目标(何时达到何种水平)、有任务(承担何种课程和研究项目)、有措施(通过何种途径和方法)的个人进修计划,在全系教师中形成了钻研业务苦练基本功的良好学风。年毕业的第二届(5年制)41名本科生,其中4人考入中科院、外交学院研究生,该系的教学质量开始受到国内一些院校的注目。
从-年,由于“阶级斗争”和“文化大革命”,哲学系干部师生同中国一起经历了那场空前荒谬的浩劫,哲学系的发展被中断了十年。但是,很多教师出于对哲学的热爱,在逆境中坚持钻研求索,表现出了哲学工作者的良知,成为未来哲学复兴的根基。
在哲学系的创建时期,以刘丹岩教授为代表的哲学系创始人,为哲学系的发展确立了方向和基础,对哲学系的发展壮大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哲学系的发展
(—年)
年10月“文化大革命”结束,当时全系共有教职员工45人。年哲学系工作重心从政治斗争转移到教学科研上来,组建了8个教研室,按国家规定恢复全国统一招生制度。年制订了《哲学系—年科研规划》,提出科研项目项。
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以高清海教授为学科带头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点,同年建立了自然辩证法专业并招收了第一届本科生;年国家学位委员会批准该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西方哲学、科学技术哲学四个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以舒炜光为学科带头人的全国第一个科学技术哲学博士点;年该系开始招收国家首届博士生。与此同时,受教育部委托,该系陆续举办了教师进修班、哲学干部专修班、科技管理干部专修班;吉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确定该系为党政干部专修科的主考单位;受省委宣传部委托,主持全省干部正规化教育哲学电视讲座及考试,形成了多层次培养的办学格局。
在学术机构发展基础上,年哲学系在北京主办《新编哲学大纲》讨论会,后陆续主办全国历史唯物主义讨论会、中国近现代哲学史讨论会、科学认识论讨论会、弗洛伊德主义研讨会、全国哲学观念变革研讨会、东北三省马哲史讨论会、西哲史学术讨论会等,受到了国内外的普遍北京白癜风治疗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linshizx.com/jlmj/1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