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村middot吉林名人姚树森

记得住乡愁的世界华人文学平台第期

关键词:投稿须知

咱们村

村长印象

挚爱融笔端,淳朴蕴画面

——记优秀农民画家高桂苓

《吉林名人》杂志记者:姚树森

孟冬时节,寒风萧瑟。我从北国江城吉林市乘车,经过将近两个半小时的一路颠簸,终于抵达“吉林三杰”成多禄的故乡—长春市九台区其塔木镇,采访闻名遐迩,当地父老乡亲引以为自豪和骄傲的农民画画家、区人大代表高桂苓。

车还没有在其塔木客运站停稳,透过车窗,远远地就看见高桂苓已经身穿大衣在寒风中向我频频招手。走下客车,握住大姐的手,霎时,一股质朴真切的暖流,直扑胸怀。

作为同是九台人,我对高桂苓老师的农民画久有耳闻,钦佩不已。前年,在区里文友社举办的会议上,我见到了慕名已久的高桂苓老师。高老师与我同龄,一双大大的眼睛既蕴含一位农民的淳朴与善良,又闪现着农民画画家的沉稳和睿智。

记得那天参加会议的文友很多,一身蓝西服的高老师温文尔雅,落落大方,胸前别着的一枚鲜艳夺目的国徽令人肃然起敬。作为区人大代表,高老师为人随和,话语真切,给初次见面的我留下了极其美好的印象。

高桂苓,年2月出生,是一名土生土长的长春市九台区其塔木镇的农家女。她自幼喜欢绘画艺术。16岁就开始学习民间绘画,经过多年的苦心习练,她逐步掌握了绘画技巧,尤其是民间、民俗、树皮画、石头画、玻璃画、古建筑彩绘、工艺制作等方面的绘画。有神有韵、德艺双馨、风格独特,作品曾多次在农博会、民博会展出、有的作品被俄罗斯友人收藏,年在长春市农民画展中,她创作的农民画《鱼米之乡》获得一等奖。年在由文化部,广电总局、中国文联等机构主办的第三届中国东北文化产业博览会举办的“中国梦、我的梦”农民画展中凭借作品《热吻》荣获优秀奖。她还成功地在镇里举办多次个人画展,展示了她对家乡的热爱,也充分展示了其塔木镇特色小镇特色文化品牌的独特魅力。

此外,高桂苓还凭借着自己高尚的人格和致力为百姓代言,为家乡父老谋福祉的真挚情怀先后被镇党委、区党委宣传部、文明办评为“其塔木好人”、“九台好人”,年11月7日被长春市委宣传部、长春市教育局评为“长春百姓学习之星”。

斐然的荣誉来源于对事业矢志不渝的追求,彤红的证书昭示的是对知识和农民画创作的不懈执著。

作为长春市九台区其塔木镇冯家村的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画作者,高桂苓用灵巧的画笔和独特的想象描绘着家乡的风土人情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她从小就喜欢画画,喜欢用画笔的斑斓色彩描绘出心中缤纷的渴望与无限的憧憬,特别是蕴含淳朴乡情和美好传说的农民画更是情有独钟,初心如痴。每当农闲季节,她都会在创作室里苦练绘画技能,将农耕劳作和朴素恬静的田间生活以自己所感知的方式用巧妙的画笔、抽象的线条、简单的色块描绘出农村农民的特点和纯朴、勤劳精神。

高桂苓的农民画扎根于民间,其作品多以浪漫主义的想象力,大胆进行艺术夸张,题材多取于农村的景色或农村的自然生活片段,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民间风情浓烈,乡土气息非常浓郁。

高桂苓的农民画风格浑厚质朴,气韵生动,通过巧妙的勾、临、描、绘运笔手法,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她对家乡的眷恋、对生活的无限挚爱,她的作品多次参加镇里组织的红色文化、廉洁文化活动,充分展示了农民画在当地特色文化建设中的独特作用和深厚魅力。

作为当地农民画的领头人,高桂苓始终与当地党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一贯鼎力支持、积极参加家乡的红色文化建设。为纪念其塔木战役胜利70周年,她废寝忘食,几易其稿,共画了《解放军三下江南》系列画10幅,把我军将领运筹帷幄、巧妙布局、解放军进村庄不惊扰百姓、百姓开门迎接解放军、不畏生死为解放军运送弹药、我军指战员浴血奋战、军民同庆胜利通过淳朴的农民画手法一一再现,唤起人们对我党及英雄烈士的崇敬,对今天幸福生活的加倍珍惜。红色画展举办的当日,人们摩肩接踵地拥挤在高桂苓的《三下江南》系列画前驻足观看,省、市、区领导对她纯朴的农民画手法、匠心独运的构思赞不绝口,当年参加过其塔木战役远道而来的耄耋之年的老战士看到这亲切的画面,仿佛又听见了震撼人心的冲锋号声,看见了我军战士前赴后继、奋勇向前可歌可泣的壮举,竟拉着她的手,留下了万分激动的泪水……

高桂苓在农民画创作中,致力凸显农民画丰厚的文化底蕴和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她的许多农民画作品,都紧紧围绕民风民俗,通过惟妙惟肖的艺术手法和风趣、诙谐的表现力展现在现实生活中。她创作的《田间小憩》《回娘家》《相看》《中秋回家》等作品都通过浪漫独特的想象力,艺术夸张的铺染,简洁夺目的色彩使观众在观看她的农民画作品同时,受到深刻的传统文化教育,秉承和发扬民间优秀的尊老爱幼、相敬如宾传统美德,潜移默化地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采访中,其塔木镇文化站长石文生对记者说:高桂苓虽然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区人大代表、农民画画家,但她满身散发着浓浓的正能量,通过农民画创作带来的社会效益非常大。她通过农民画作品,积极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自费组织秧歌队到村屯义务演出,每逢儿童节、党的生日、建军节、重阳节、丰收节、国庆节她既是活动的组织者又是活动的参与者。为了使每项活动都取得圆满效果,她起早贪黑的组织演员排练文艺节目,精心布置画展,经常自掏腰包购买画纸、颜料、给大伙准备矿泉水和办置伙食,从无怨言,每一项工作都细致入微,费尽心血,处处彰显出博爱胸襟与人格的高尚。

年其塔木镇举办“山花节”期间,她放弃家里地里繁忙的春耕,每天天不亮就赶到镇里,热忱联系域内域外的故乡籍画家参加美术作品展,经过她不懈努力和多次奔波、沟通,共收集域内外故乡籍画家作品近千幅。国家一级画家刘景文(其塔木人)也精心创作了赞美家乡的美术作品,成为“山花节”上特别吸人眼球的一道亮丽风景。

多年来,高桂苓不仅自己坚持农民画创作,还满腔热忱地潜心培育农民画传承者。她通过义务辅导和开办农民画创作班,培养了一大批植根乡土,情系乡情的农民画新作者,有的农民画新作者创作的作品已经初展锋芒,先后在镇、区、市美术大赛中斩金夺银,为其塔木镇的农民画创作增添了新鲜血液和蓬勃力量。

坐落于松花江畔的其塔木镇不仅是“吉林三杰”之一成多禄的故乡,而且也是闻名的“三下江南”其塔木战役浴血战场。这里山川锦秀,民风纯正,农民画更是远近闻名。年,国家文化部授予该镇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殊荣。谈起这个全镇引以为骄傲和自豪的荣誉,陪同采访的镇里领导和农民画作者们都异口同声地说:这里也有高桂苓的一份汗水与功劳!

采访结束前的清晨,高桂苓陪同我漫步在坐落于镇政府办公楼前的成多禄公园。清晨的小镇恬静而温馨,清新的冷风徐徐扑面,更给这闻名关东大地的文化公园增添了几分典雅与静谧。在成多禄塑像前,高桂苓满脸虔诚地对记者说:农民画来源于生活,还原于生活,更能引领生活。作为成多禄家乡的后人,我要继承先人的文化风骨与精髓,矢志不渝的坚持农民画创作,为传播淳朴厚重的乡情和家乡悠久的文化,为社会主义新时代新农村建设多多奉献出自己的力量和智慧!

说这话时,一枚晶莹的雪花调皮地落在了她的鼻翼间,在冬日的曙光中,瞬间就悄悄地融化了……

作者简介

姚树森笔名(匡宫、晓尧)男年7月27日生于吉林九台中共党员先后在《工人日报》《中国安全生产报》《中国煤炭报》《中国剪报》《吉林日报》等国内报刊、杂志发表诗、小小说、散文、歌词近百万字。系吉林市作家协会会员、吉林诗人委员会理事、舒兰市作家协会会员、舒兰市诗词协会理事。有作品入选《吉林市新世纪作家作品精选》《五月诗潮》《东三省诗歌年鉴》(—年卷)、《小诗界》等书籍,被《中华文艺》授予“当代百强才子”。文学作品分别获得第13届中国长春电影节和吉林市纪念建党95周年征文一等奖。现居吉林市。

我在营城煤矿的金色记忆

情深义重的五弟

记忆中的小时候

有一种情愫叫煤炭(组诗六首)

依依相牵父子情

浓情如溪亲家情

难忘桑梓邻里情

老师,多想喊你一声妈

细鳞河畔矿区情

扁担挑起的岁月

我的矿山我的诗(组诗十三首)

半个世纪的面包情缘

舅妈也是娘

咱们村地球村-记得住乡愁的世界华人文学平台。

无论您来自北国的小镇,还是南国的边陲;也无论您是生在东海渔乡,还是西漠村庄;无论是身在天涯海角,还是远在异国他乡,《咱们村》永远是您温馨的港湾;拿起您的笔,述说一下乡情、乡音,描绘一下家乡的美丽,讲述一下温情的故事,回忆一下曾经的难忘……

投稿请扫描







































北京去哪个医院看白癜风最好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路线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linshizx.com/jlmj/843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