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空间 >> 空间发展 >> 常明牛头山

常明牛头山

怎样治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lx/150921/4699270.html

此剧不题撰人,《新传奇品》载李玉名下题有《牛头山》一部[63],然则本剧题名《牛头山总纲全集》,乃艺人说唱大纲之类,故一般认为与李玉之剧作不同。现有丹徒严氏藏本,《古本戏曲丛刊》第三集据以影印[64]。

从文中内容看,剧中对于金朝将领名字的设计较为粗糙,金兀朮的大哥哥“毡憇喝”[65]应即“粘罕”之误,元杂剧中多以其人为“大太子”,其人又名黏没喝,本剧将二名混淆捏造此名。

又将斡离不写成“幹离不”[66],其麾下数将名为董天活剌、革离孤儿[67]、骨儿驱山[68]、殴剌苏婆、苏罗都多、斡离睹师[69],更像是蒙古名字而非女真姓名,应对女真之名不甚熟稔,不类清朝之作。

连环画《牛头山》

又写金人“刮尽了金银粪土,珠玉尘沙,姣童捆戴,美女纷拿”[70],并发出“金人不道,扰乱中原,蹂躏我两京,凌辱我二帝,拘留我后妃,震惊我陵寝,杀戮我人民,侵吞我土地,神人共愤,天地不容”[71]的讨伐之声,极言金军南下造成的兵燹之残。

非但对金初暴政毫不避讳,而且以金为敌,以宋为我,显系有明代旧本作为依据,而非清代所作。且本剧题名为“总纲”,应系旧作改编而来,故此可将本剧视为李玉剧作的改写本。

全剧二十五出,分上下两卷,上卷计十三出,下卷计十二出,无出目,两卷分别标明页数。剧中多用俗字,如将“這”字写作“这”,“禮”写作“礼”,“機”写作“机”,“寶”写作“宝”等,甚至连本剧下卷中最主要的角色“岳雲”的名字都写作“岳云”。

抄写时多有舛误,其中较为荒诞者如将宗泽写为“宋泽”[72]、孤忠写为“狐忠”[73],“臣竟严氏拜见”中的“竟”字显系“妾”字之误[74],而其中第三出中叙述宗泽“同守东京康王南方作帝”一句[75]明显不通,第二十一出中赵构对岳飞剖白一段,“天”字与“年”字、“而”字与“眷”字之间明显有脱文[76],故本书抄录时所据的版本应有涣漫或散佚之处。

全剧以岳飞父子牛头山救驾为主题,此事于《宋史》仅载建炎四年岳飞与金兀朮在牛头山交战,并无赵构被困及岳飞救驾事,应是剧作者将赵构的海上逃往一事融合在内。

《宋史》

本剧上卷写高宗皇帝赵构任用黄潜善、汪伯彦排挤岳飞终致被困牛头山,岳飞被贬至张所麾下,却能公忠体国率兵救驾之事。

剧中张所交代牛头山上“有平原旷土”[77],宜于驻守,故提议将皇帝请上牛头山。此情节颇为不经,盖于山上驻营无法解决粮食问题,易于敌人围困,加之山河本为城市边界,让皇帝亲临边界除了增加皇帝本人的风险外,也增加了军事上扈卫的难度。

故《说岳全传》中将之改为为躲避王铎及金人的追捕,慌不择路走入牛头山,相较而言更为合理。剧中黄潜善的妻子严氏私放皇帝赵构后自刎而死的故事应出自《吴越春秋》中的江心渔夫为伍子胥死难之故事,此故事于元明之际演说甚多,故易于模仿。

《说岳全传》中无黄潜善、汪伯彦二人故事,故委之于张邦昌及蒋氏身上。本剧中黄潜善因捉捕赵构不得而为金兀朮所杀,与《说岳全传》中金兀朮将张邦昌与王铎祭旗亦有相同之妙。

连环画《岳云》

下卷则自岳云学艺写起,并以岳云为故事的惟一主角。剧中设计岳云与牛皋夜战,是源于杨家将故事中的三岔口桥段的,本剧的上卷中已经突出了牛皋的武力,故用牛皋映衬岳云,便于结成奇彩。

岳云此人在史书上自来便有传奇的经历,《鄂王行实编年》中说:“云,年十二,从张宪战,宪得其力,大捷,号曰‘嬴官人’,军中皆呼焉。先臣征伐,未尝不与。京西之役,手握两铁鎚,重八十斤,先诸军登城。”“铁鎚”即“铁锤”,但王曾瑜先生校注此文却考证宋时“鎚”、“锥”、“椎”三字通用,当是铁锥枪之意[78],本剧中所谓“铁槌”者亦当如是。

《宋史》几乎照抄了行实编年的说法,将岳云在京西之战中使用的铁鎚改为常用武器,说“每战,以手握两铁椎”,并且画蛇添足地讲了一句“云,飞养子”,这也给后世小说提供了不小的发挥空间。

在《说岳全传》的第四十到四十五回中,整理者集中了六回篇幅塑造岳云的形象。小说中岳云被赋予“再来人”的身份,按照说话家的惯例,惟有贯穿全书的角色才会被赋予神话出身,岳云在第二十一回才正式出场,第四十回才见正文,显然不符合这个标准。

岳云与关铃、韩彦直等结义的故事正是传统说话中小将故事的路数,一如《说唐后传》中的罗通扫北及后世的《小五义》中便以包拯的弟子颜查散统率五鼠的子侄破铜网阵等故事,而一切与岳云有关的形象和情节均以年轻化为特色,如被其打死的恶霸乃是刘豫的公子刘猊、阵前杀死的完颜金弹子也是金朝的小将,其招亲的方式也非牛皋或汤怀、孟邦杰式的兆入佳梦,而是利用了传统才佳小说式的英雄救美的路数。

连环画《岳云和关铃》

从文字上来讲,历史上审判岳飞的罗汝楫在岳飞及后文岳雷的故事中均被写作“罗禹节”,但在重点讲述岳云故事的第四十三回却被写作“罗禹缉”,后者明显更接近史书的原貌,也可以看出岳云故事与二者来源的不同。故《说岳全传》中的岳云故事原本应该是独立的情节,是由一种专门的岳云故事改造来的,本剧虽然并非这一故事的唯一来源,但相信对这一故事的塑造影响并不算小。

剧中岳云遇仙的故事对《说岳全传》的影响尤甚,相对于岳飞的故事,《说岳全传》中岳云的故事的神魔色彩更重,《说岳全传》仅在讲述岳飞出身源流的时候设定了一定神魔色彩,但在谈及岳云时,却明确交代其为“再来人”。

本剧写岳云在神猿的引导下得见九天玄女,化用的是《吴越春秋》中越女向白猿学剑的故事。其在九天玄女授意下向沧海君学铁槌技艺,被《说岳全传》改造为张巡部将雷万春梦中传授技艺,这无疑是沿用了关于岳飞前世的一种传说,即《喻世明言》中《游酆都胡母迪吟诗》所谓:“岳飞系三国张飞转生,忠心正气,千古不磨。一次托生为张巡,改名不改姓;二次托生为岳飞,改姓不改名。”

只是这个故事与《说岳全传》开篇交代的岳飞为大鹏鸟托生的故事完全抵牾,所以整理者在这里做了一定的模糊处理。

除此而外,本剧中岳云与巩金定定亲的故事也较为出彩,巩金定之姓氏出自《鄂王行实编年》,其名大约是受到戏曲小说中的陈金定招亲故事[79]的影响,或即其变体之一。

《鄂王行实编年》

故剧中有五个主要的女性角色,其中四位都只作为陪衬存在——赵构的皇后张氏陪衬的宫人刘翠华性格不明,黄潜善之妻严氏是为了赵构命运转折而设计的阶段性角色。赵构的皇后张氏和岳飞的妻子李氏的出现则是为了陪衬岳云的,岳云为张氏尽忠,为李氏尽孝。惟独巩金定出场之时即与乃兄预备“速领大军到湖广地面接应岳元帅冲营破敌”[80],并在后文中带领军队杀退金兵救还张氏、李氏等人[81]。

不过,为了进一步强调巩金定的身份,作者特别安排她与哥哥巩韬家住蒲州解良县即关羽故乡,并让岳云问路不明,只因“牛头山”三字而错走蒲州。然则赵构本自扬州逃难,势不能向北方更险处行,岳云虽则年少,然既决意投身军旅,必不能无此见识,故作者这样的安排无疑令其逻辑无由自洽,只是将其情节由英雄故事变为世情故事而不得已做出的延宕。《说岳全传》继承了这个说法,却将故事延展为依旧属于英雄故事的关铃赠马,更是毫无必要的举动了。

作为现存唯一一部以岳飞抗金为主题的明清传奇,《牛头山》并未对金朝将领的形象刻意贬损,如剧中金兀朮听说黄潜善投靠时的反应是“黄潜善是第一个奸臣,拿去砍了”[82],《说岳全传》中金兀朮听说张邦昌投靠时要将其斩首无疑是用本剧的情节化用来的。

又交代其兵围牛头山之后、岳云抵达战场之前,“九月以来,惟有牛皋杀下山一次,杀上山一次,其余各处解来粮草,各处助来兵马,俱被我家杀退”[83],战绩尚算可观。只是作者在强调岳飞的英雄形象时,有意用金兀朮作为衬托,如令其出场时感叹:“谁想遇着岳飞呵,闷得俺填胸愤闷,满口只嗟呀”[84],与岳飞交战时主动向岳飞求饶等[85],都是为了突显岳飞的神勇的。

连环画《牛头山》

剧中牛皋的地位明显提升,并超过王贵。在第二出甫出场时牛皋的名字即排在王贵之前[86],这是此前故事中所未见的。尽管二人均在岳飞妻子面前称“嫂嫂”,称岳云为“侄儿”[87],但在岳飞面前王贵自称“小将”,而牛皋却称岳飞为“哥哥”[88],足见牛皋与岳飞更为亲近,而王贵的身份则在于部将与结义兄弟之间。

剧中借赵构之口点明牛皋“虬髯铁面”[89],并由牛皋自叙其“铁面貌焦乌珠炮,蓝虬髯满嘴胡骚。带一顶铁幞头,杀气千条;黑甲粗糙,皂袍油罩。跨一匹黑骅骝,咆哮奔跳;两铜鞭展手处,山岳摧摇”[90],这个形象基本上与《说岳全传》中的面貌完全相同了。

《说岳全传》中牛头山救驾的故事基本上是来源于本剧的,只是出于统筹全书的需要,剧中的一些设定则被《说岳全传》扬弃,如故事开篇中提到的岳飞派王贵收服王善、李成之事[91],历史上的王善被宗泽收降,李成则在被岳飞战败后主动降金,《说岳全传》为了减轻岳飞的过犯,终篇未提及李成,同时交代王善“手中金刀松得一松,早被王贵一刀,连肩带背,砍于马下”,算是对本剧情节的一些呼应。

浙江古籍出版社版《说岳全传》

本剧在写赵构航海逃往时先后得到了李俊一行及燕青等人的救助,并派三个水军弄翻船只,逼迫金兀朮落水,只是最终由于天命不绝金兀朮,故令龙王负其出水[92]。

《说岳全传》中基本沿袭了这些情节,只是不愿承认金兀朮一行受神仙护佑,故将护佑之神转为五通神辅佑宋室,而删去了李俊的出场,其所安排的三个水军也被替换成了朱、金、祝三位相公,也即是松木场的三位土地。但同时考虑到赵构的昏庸,所以又设计其在燕青山上时受其威胁、训斥云云。

本剧中有岳侯斩子的故事,事见于《鄂王行实编年》:“臣云尝以重铠习注坡,马踬而踣。先臣以其不素习,怒曰:‘前驱大敌,亦如此耶?’遽命斩之。诸将叩头祈免,犹杖之百,乃释之。”

《精忠旗》基本沿用了这种说法,将之列入《岳侯誓旅》一折,本剧则将之列入岳云初到牛头山前线之际。《说岳全传》中岳飞斩子共计三次,一次在打破对阵金弹子的免战牌时,一次在擅自挑战杨再兴时,一次在误擒金兀朮时。其中打碎免战牌一事正在牛头山一战中,甚至连岳飞训子的言论也极为相似[93],无疑是受到了本剧的影响。

至于《说岳全传》中反复出现这一情节,大概是这一情节能够显示岳飞军纪之严明,故不同杂剧或传奇及不同说话家传授时都有演绎,整理者受于众家却未及调整,故有了情节上的类同。

至于思想倾向方面,本剧仍然是描绘忠奸对立的作品,从宏观上看是黄潜善、汪伯彦与宗泽、李纲、岳飞一行的矛盾,从微观上看则有黄潜善夫妻之间的忠奸之别。剧中对于赵构亦有回护,如将金兵南下的责任全都归咎黄潜善与汪伯彦,感叹“好一位圣明天子,都被这两个奸臣蛊惑了”[94],这也为《说岳全传》中颟顸皇帝的形象留下了很大伏笔。

连环画《血战牛头山》

注释:[63](清)高奕:《新传奇品》,收录于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6集》,中国戏剧出版社,年7月版,第页。[64]《古本戏曲丛刊》编辑委员会:《古本戏曲丛刊》第三集,商务印书馆,年2月版,以下凡引此书皆据此版本,由于本书上下二卷分别标明页数,故引用时除注明书名、页数外,亦标明卷数,书中多有异体字、简体字及误字等,引注时皆统一为正体,剧中念白及唱词有字号区分,本文为转引起见,不予分别,引文中凡有标点皆为引者所加。[65]《牛头山》,上卷,第7页。[66]《牛头山》,上卷,第7页。[67]《牛头山》,下卷,第22页。[68]《牛头山》,下卷,第33页。[69]《牛头山》,下卷,第34页。[70]《牛头山》,上卷,第7页。[71]《牛头山》,下卷,第30页。[72]《牛头山》,上卷,第7页。[73]《牛头山》,上卷,第43页。[74]《牛头山》,上卷,第35页。[75]《牛头山》,上卷,第7页。[76]《牛头山》,下卷,第30页。[77]《牛头山》,上卷,第11页。[78](宋)岳珂著,王曾瑜校注:《鄂国金佗稡编续编校注》,中华书局,年2月版,第页。[79]女将陈金定阵前招亲事有招亲罗成、薛丁山及杨文广等版本,分别见豫剧《朝火珠》、小说《说唐三传》及秦腔《梭罗镜》,尤以《说唐三传》中的薛丁山最为有名,然则此是类型故事,本文既讨论《说岳全传》为主,故不赘言讨论。[80]《牛头山》,下卷,第18页。[81]《牛头山》,下卷,第38页。[82]《牛头山》,上卷,第39页。[83]《牛头山》,下卷,第22页。[84]《牛头山》,上卷,第7页。[85]《牛头山》,下卷,第35页。[86]《牛头山》,上卷,第2页。[87]王贵称“嫂嫂”、“侄儿”见《牛头山》上卷第14页,牛皋称“嫂嫂”、“侄儿”见《牛头山》下卷第11页。[88]《牛头山》,上卷,第5页。[89]《牛头山》,上卷,第47页。[90]《牛头山》,下卷,第9页。[91]《牛头山》,上卷,第2页。[92]《牛头山》,上卷,第33页。[93]《牛头山》,下卷,第25页。[94]《牛头山》,上卷,第22页。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linshizx.com/jltw/137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