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亭酒店研究报告以质取胜加速拓展,铸就中
(报告出品方/作者:太平洋证券,王湛)
一、君亭酒店:注重质量,“小而美”酒店的发展之路
(一)收购君澜景澜,募资布局直营业务
君亭酒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后简称君亭酒店)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年成立的浙江世贸大饭店,后经历品牌调整与挂牌上市,现已成为中高端精选酒店与高星级全服务度假酒店领域的领先者。品牌成立。年,浙江世贸中心大饭店成立,第一家君澜酒店品牌由此开业,该酒店许多管理者在后来成为了君亭酒店的高层管理人员。年,“君亭”与“君澜”酒店品牌成立,二者实行差异化定位,前者面向有限精选商务市场,后者主打休闲度假。分拆独立。年,君亭酒店从君澜集团中分拆独立,君亭品牌创始人吴启元先生及部分管理人员成立浙江君亭酒店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深耕中高端精选酒店市场。
上市发展。年,君亭酒店在中小板挂牌上市,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公司于年推出结合历史文化的“夜泊君亭”品牌以及具备高档艺术气息的“Pagoda”品牌。年,公司更进一步,在创业板上市,融资渠道进一步扩宽。重新整合。年,君亭酒店收购君澜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君澜)79%股权、景澜酒店投资与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景澜)70%股权以及“君澜”系列商标,更名为“君亭酒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交易价格1.4亿元。公司通过收购重新纳入高端度假酒店,业务类型扩宽为全服务类型的高端度假商务酒店管理业务和有限服务类型的中高端酒店运营及酒店管理业务。
更改募资用途,收购君澜、景澜重新布局度假酒店。年1月,君亭酒店发布公告,更改募集资金用途,将原用于“中高端酒店设计开发项目”中的1.4亿元用于收购君澜79%股权、景澜70%股权以及“君澜”系列商标。截至H1,君亭酒店已完成对君澜以及景澜的收购,“君澜”系列商标收购进展已达90%。收购完成后,君亭酒店将重新纳入年分拆出的度假酒店业务,进一步扩展业务范围。
再次募资,新开业与升级并举,重视直营业务发展。年10月,公司拟向不超过35名对象发行A股股票,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5.17亿元。本次募资用途为:(1)使用4.64亿元用于新增15家直营酒店的投资开发项目;(2)使用0.53亿元用于现有6家直营酒店的装修升级项目。在新开直营店上,君亭将围绕杭州、北京、深圳、无锡等全国各大核心城市,分三批次建设6家/4家/5家中高端精选直营酒店。在酒店升级上,君亭将对旗下6家直营酒店的家居设备、公共区域等进行升级改造,提升酒店形象与服务,提高客户体验。此次募资投入均为直营酒店的新开业与升级,体现公司重视直营业务的发展及其对直营酒店管理的信心。22年12月23日,定增募资完成,共发行股数为.40万股,募资总额5.17亿元,净额4.98亿元。
(二)旗下品牌差异发展,长三角为重点向全国延展
深耕中高端市场,三大品牌差异化发展。目前君亭酒店旗下品牌覆盖度假与商旅两大品类,涉及全服务型以及有限服务型酒店两大类型,拥有“Pagoda君亭”、“夜泊君亭”以及“君亭酒店”等品牌。其中,“Pagoda君亭”定位为高档艺术设计酒店,坚持以“艺术为芯”的品牌模式,将现代建筑与当代艺术相融合,在居住中为顾客提供艺术氛围。“夜泊君亭”则定位高档历史文化旅游目的地酒店,于南京夫子庙、南昌梅岭以及宁波溪口等历史文化景区开店,酒店的复古装饰与当地的历史氛围呼应,丰富顾客入住体验。“君亭酒店”定位东方艺术特色的中档精选服务酒店,为公司主力品牌,主要面向大众客户。
直营酒店加速拓展,委托管理继续丰富。近年来君亭酒店在保持单店运营质量的前提下,维持稳健的开店节奏。截至H1,君亭系开业酒店数达52家。细分酒店类型来看,近年来君亭直营酒店数目较为稳定,受托管理酒店数目增长明显,并购君澜和景澜酒店所带来的63家/20家管理酒店进一步丰富管理酒店队伍。年下半年募资计划中拟新开的15家直营店将加速直营扩张步伐。
品牌声誉卓越,收购君澜后市场排名上升。按中国饭店业协会公布数据,收购前,君亭酒店市场排名一直维持在40名开外,君澜酒店近三年则保持在前20名,收购后,君亭酒店客房数实现大规模提升,以年客房规模测算,收购后君亭市场排名将攀升至13名。此外,公司声誉卓越,获得业内认可。18年新推出的Pagoda品牌一经面世就获得市场追捧,于20年获得“中国最佳生活方式酒店品牌”,公司创始人吴启元先生因其坚持酒店与文化艺术相结合,荣获第十七届中国酒店星光奖终身成就奖。
以长三角为优势区域,利用景点扩展版图。自首家门店世贸中心大饭店于浙江开业以来,长三角地区就成为君亭酒店的优势区域。君亭系酒店主要分布在长三角地区。在保持长三角地区优势的同时,君亭还积极拓展版图,利用各地景区特点,推出相应的特色门店,目前酒店足迹已遍布全国10个省市。
(三)创始人控股股权稳定,新聘总经理引入国际经验
创始人控股,股权结构稳定。君亭酒店创始人吴启元先生及公司董事丁禾女士系夫妻关系,以22年定增前数据计算,合计持有公司36.41%的股权,为公司共同实际控制人。公司高管从波、施晨宁、吴海浩、甘圣宏及张勇先生多为君亭创始团队成员,持有公司较多股权。君亭高级管理层持股比例合计71.55%,管理目标的一致性使得君亭有效避免尾大不掉情况的出现,更好带领旗下14家全资子公司与8家合资公司发展。
多年从业经验塑造品牌意识,新聘总经理引入国际管理经验。创始人吴启元先生自年担任浙江省第一家中外合资饭店——杭州中日友好饭店副总经理以来,一直深耕酒店行业,至今已有36年行业经验,其余高管也多为年跟随吴启元先生离开君澜,创立君亭的团队成员,经验丰富。较早入局使得公司管理层对于中国酒店行业的变化把握精准。在20世纪初期,国内中高端酒店仍以国际品牌为主,民族品牌缺失,吴启元先生抓住时机率先提出打造本土酒店品牌,并在君亭酒店的发展历程中始终坚持这一主张。后新聘朱晓东女士为总经理,其任职经历中的凯悦国际酒店集团同样经营中高端酒店与度假酒店业务,与目前君亭集团业务相吻合,国际管理经验有望进一步助推品牌发展。
(四)业绩指标体现韧性,管理较强内控优秀
营收恢复良好,归母净利展韧性。疫情前,君亭酒店的营收与归母净利润稳步增长,-年CAGR为8.88%/10.29%。疫情期间,居民出行受限,酒店行业受挫,年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32.91%/51.47%。年随着疫情有所平稳,营收与归母净利润均有所回暖。年以来虽局部疫情仍有所反复,但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48亿元,恢复至疫情前水平的86.83%。归母净利润虽波动较大,但疫情以来均保持盈利,展现较大韧性。
酒店运营业务仍为公司主要营收与利润来源,但酒店管理业务占比逐年攀升。君亭酒店的酒店运营业务指直营业务,公司从其投资酒店的客房、餐饮及会议等配套服务中获得收入,并承担物业租赁等成本;而君亭的酒店管理业务主要指的是受托管理业务,即君亭为受托酒店提供酒店设计及装修咨询、委派酒店管理人员、授权使用商标及管理和服务体系等酒店管理服务,并从中获得收入,所要承担的成本主要是管理人员薪酬。分业务来看,君亭的酒店运营业务仍为公司主要营收与利润来源,但近年来公司加快受托管理酒店开业步伐,酒店管理业务营收与毛利逐年增加。H1,公司酒店管理业务营收及占比为0.33亿元/23.79%,毛利及占比为0.22亿元/44.22%。
受托管理业务毛利率较高,疫情期间提振公司综合毛利率。分业务看,君亭直营酒店毛利率相对较低,且较疫情前下降,主要系疫情期间酒店营收承压叠加高昂的物业租金成本,压低直营业务毛利率;而受托管理业务毛利率除H1因公司给予受疫情影响的托管酒店予以服务费减免而有所下降外,逐年上升,于年达到84.03%,主要系受托管理酒店数目增多所带来的规模效应所致。疫情前,公司综合毛利率与直营业务毛利率较为接近,疫情以来,随着受托管理业务收入占比和毛利率的提高,二者差距逐渐拉开,H1,公司综合毛利率为35.49%。预期随着疫情企稳,君亭减少对管理酒店的服务费减免,重新攀升的受托管理酒店毛利率将继续拉升公司综合毛利率。
费用率处于行业低位,表现优异。君亭管理水平优秀,销售费用率较为稳定,管理费用率于年出现较大增幅主要系该年成都酒店的装修计入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率于年陡增主要系实行新租赁准则所致。同业对比,君亭受益于较小的管理半径与较高的管理能力,期间费用率保持在行业低位水平,前三季度仅为23.75%。
货币资金充足,助推业务开展。君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波动较大,主要系疫情影响,随疫波动;筹资活动于年有较大金额的流入,主要系公司上市筹资所致;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年降幅明显,主要系该年还有理财产品尚未赎回。综合来看,公司货币资金充足,截至Q3,公司拥有货币资金1.14亿元,有利助推业务经营与拓展。资产负债情况受新准则影响,偿债指标表现优异。-年,君亭的资产负债率逐年下降,年资产负债率陡增主要系新准则下租赁负债调整,调整后仍保持平稳趋势,资产负债情况无较大波动。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多年来均大于1,偿债能力优秀。
二、行业发展:经营模式多元,市场变化带来新的发展点
(一)经营方式多样,不同模式各有市场
酒店管理方式多样化,差异化合作满足不同业主需求。目前,国内酒店行业的经营方式分为酒店运营与酒店管理,酒店运营主要以直营模式为主,而酒店管理模式则按照经营形式的区别分为受托管理、特许经营以及轻管理三种,业主拥有的自主权依次提高。受托管理模式以君亭酒店为代表,酒店管理公司为业主提供管理标准与服务规范,对酒店的经营具有较大的控制权与管理权,适用于业主管理能力欠缺而公司具有较高管理能力的情形。特许经营也称加盟模式,在酒店行业较为普遍,酒店加盟方向酒店品牌方缴纳加盟费、管理费等费用以获取一定时间段内的商标使用权、技术、管理体系、设计参考、会员共享、品牌推广等资源,业主拥有的自主权较高。轻管理模式则在保留业主酒店自身特色的同时,给予其经营管理与会员系统支持,自主性最高,目前以首旅的云酒店以及华驿为代表。
受托管理重品质,特许经营重规模。细拆特许经营与受托管理的收费模式,酒店管理公司托管业务的营收主要是来自技术服务费、基本管理费与奖励管理费,其中技术服务费/基本管理费与特许经营中的首次加盟费/持续加盟费基本可比。此外,因酒店管理公司派出的管理团队对酒店的经营业绩直接负责,奖励管理费能够激发管理团队的积极性。而特许经营酒店相对而言对于品牌方的管理能力要求不高,业主自主性较强。品牌方的盈利方式主要通过大规模推广加盟模式,通过量的扩大来获取首次加盟费以及持续加盟费收入的提高。
管理模式选择需权衡市场环境与自身特点。从市场因素上看,酒店从业者素质是重要考虑因素。国际酒店巨头在中国市场的经营,是以先受托管理,后特许经营的模式来开展的。以洲际酒店集团为例,年,洲际酒店集团就已进入中国,但当时酒店从业者们管理意识与管理能力普遍薄弱,洲际选择受托管理模式进行扩张,用自身管理能力带动酒店发展,后随着从业者管理水平有所提升,洲际开始放权,年全面放开特许经营,加盟扩张加速。从酒店管理公司自身特点上看,单店管控能力与酒店规模扩张存在一定的矛盾,受托管理对于公司的管控能力要求更高,更适用于体量小而管理能力强的酒店管理公司;而特许经营则重视扩张的规模,更适用于追求市场规模的公司。
(二)中高端市场广阔,供需变化孕育新机
对比美国,我国中高端酒店市场尚有发展空间。截止年末,美国豪华型/中高端(含超高端、高端、中高端及中端)/经济型酒店占比分别为6.1%/74.7%/19.2%,整体呈现橄榄球型结构,而中国酒店市场豪华型/中高端(含高档与中档)/经济型占比分别为7.70%/33.15%/59.15%,呈现以经济型酒店为主的金字塔型结构,中高端市场还有较大发展空间。
需求端变化一:居民收入提高带动消费升级。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提高,截至年已达3.51万元,居民消费水平整体提升。细拆收入结构,麦肯锡《年中国消费报告》指出:年,中国富裕小康及以上的家庭占比为49%,相比年提高41pct,中高收入人群数目不断增加,需求端的增厚将带来中高端酒店市场的扩大。细拆地区分布,年,一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的中产阶级占比为59%/34%,因此,中高端酒店应仍以一二线城市为主战场,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linshizx.com/jlxw/13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