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足空间,让孩子自由独立地成长
给足空间,让孩子自由独立地成长孩子在成长的路上,势必要一个人走过一段路,孩子需要更开阔的空间,一个可以不被父母干涉的空间。对孩子来说,这个空间是有必要的,父母应当适当地松开自己的手,让孩子自己去探索空间,去自由成长。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孩子的成长和发展需要有一个宽松的、开放的、积极的引导环境,需要在父母的热切期望和等待中来迎接孩子的成长。孩子的发展要遵循天性,不能任意抹杀孩子的创造欲望和玩乐心态,要让孩子自由发展。在教育孩子方面,每个父母都有自己的办法,但是否能够真正教育好孩子,就因人而异了。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或过度地把心思花费在孩子身上,不断地规划孩子的成长空间,把各种条条框框给孩子规定好,然后让孩子在固定的空间内长大。这样的教育不是养孩子,而是在操控孩子。真正的养育是在该放手的时候放手,在该拉一把的时候拉一把。孩子要走自己的路,要做出自己的选择。孩子不该被困住,他们需要见识到更广阔的世界。父母需要放开手,让孩子自己走。不要让孩子成为一个总是黏着大人的孩子,让孩子自立,给孩子创造机会,给他们自由选择的权利,给他们足够大的空间,不管是犯错还是正确进行,都要让孩子去面对。责任和喜悦,总是要他们自己在摸爬滚打中学习。孩子的成长不仅包括身体的成长,更主要的是他的语言、精神、气质、思想以及为人处世的能力都将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发展。很多时候,父母往往采取一些过于积极的教育措施,如请家教报特长班等,并采用强制措施进行管束,这其实是不利于孩子自由健康、快乐地发展的。圆圆出生的第一天,妈妈就对爸爸说:“以后孩子的事情让她自己做主。”爸爸一听就笑了,说:“孩子这么小,懂什么呀?还是得听大人的。”妈妈反问:“难道一辈子都听大人的?孩子总是要自己成长,学会自己做主,晚学不如早点学。”妈妈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圆圆1岁的时候,妈妈发现她对音乐很敏感,于是经常放音乐给孩子听。她没有盲从所谓的专家推荐的曲目,而是注意观察圆圆的反应,如果圆圆听音乐时不集中注意力,小手乱晃,就说明她不喜欢这支曲子;如果圆圆听音乐时笑呵呵地,还跟着咿咿呀呀,就说明圆圆很喜欢这支曲子。妈妈会根据圆圆的这些不同的反应来选择播放的音乐。等到圆圆大一点的时候,妈妈会在很多事情上征求圆圆的意见,比如是否要下楼玩耍,是吃苹果还是梨等。圆圆和妈妈去逛商场,衣服都是圆圆自己挑选的,妈妈只是在一旁给出参考意见。虽然圆圆有时挑的衣服并不是很合宜,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经验的丰富,圆圆的出错率越来越低了,也越来越有主见了。而后家里买东西,妈妈都会问问圆圆的意见。圆圆一直在表达自己的意见,会经常跟妈妈交流,妈妈也会鼓励她说出自己的想法,即便很可笑,妈妈也从来不笑话圆圆。随着时间的推移,圆圆考虑事情越来越周到,语言表达能力也越来越强。圆圆妈妈没有给孩子太多的拘束,所以孩子能够自由成长。父母要帮助孩子,但帮助不是控制他们的生活。对于孩子的教育,父母更多的是要指点,并鼓励孩子去思考、去实践。孩子如果是胆小的、怯弱的、没有主见的,请不要责怪你的孩子,而是要反思自己。要学会放手,要鼓励并帮助孩子勇敢地承担对自己甚至对家庭的部分责任,把原来属于孩子的事情交给孩子自己去完成,让孩子自豪地说:“我的地盘我做主。”孩子需要的空间,多数情况下得由父母亲手给予。因为在学校和社会上,他们面对的事情很多,要解决的事情也很多。外界的空间已经足够大,正是因为这些空间,孩子才能学会成长。而父母面对孩子所拥有的空间时,很多时候会进入或者干涉。因为父母的不放心,因为父母的过分溺爱,都会让孩子的自由空间缩小。有的父母会成为包办型父母,每天的学习生活父母都要管,吃饭需要父母喂,书包要父母拎。学校布置了手工作业,也是父母动手做。于是孩子需要自己做的事情就会越来越少,处理事情的能力也得不到提高。学会放手,给足空间,是父母必须面对的一件大事。动物要学会自己觅食,这样才能在弱肉强食的动物界生存下去,孩子经历自己独立处世才能长大成人。只有经历过很多事情,才能造就一个强大的灵魂。父母需要松开手,让孩子自立自强。给孩子空间,创造空间,想让孩子成为一个有担当的人,很多时候父母要学会示弱。父母分出一块天地,让孩子能够自由成长,在很多事情上要尽可能地减少干涉,才能让孩子有自己的看法和独立的思维。
上一篇文章: 罗峰收到巴巴塔的礼物有哪些原来发现遗迹才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linshizx.com/jlzx/14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