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转发东北地区防早夺

各市(州)农业农村局,长白山管委会农业农村和水利局、长春新区农委,各县(市、区)农业农村局:

农业农村部针对近期东北地区出现的阶段性低温天气和后期粮食作物可能遭遇早霜影响的风险,制定并发布了《东北地区防早霜夺秋粮丰收技术意见》,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抓好相关防早霜技术落实,努力实现全年粮食丰收。

附件:东北地区防早霜夺秋粮丰收技术意见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

年9月1日

附件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

关于东北地区防早霜夺秋粮丰收技术意见

今年东北地区秋粮作物播期推迟,近期又出现阶段性低温,延迟了生育进程,进一步加大了后期遭遇早霜的风险。早霜是东北地区秋粮中后期影响产量的重要灾害,发生越早产量损失越大,一般轻灾可减产一成以上,重灾可减产五成甚至绝收。目前,水稻处于灌浆期,玉米处于乳熟期,大豆处于鼓粒期,是产量和品质形成关键期。针对当前气候特点和作物长势,以“抢积温、促早熟、控病虫、保增产”为重点,制定东北地区防早霜夺秋粮丰收技术意见。

一是抢排积水防渍害。今年东北地区雨水偏多,部分低洼地区旱粮作物发生内涝,对作物生长带来不利影响。采取机械排水、挖沟排水等措施,及时排除田间积水和耕层滞水。对排水后作物倾斜不叠压地块维持现状,促进自然恢复。对完全倒伏地块,及时人工扶正、培土固定或垫扶果穗。对茎秆折断严重的田块,应尽快将折断植株从田间清除。

二是加强田管促早熟。水稻采取干湿间歇灌溉,提高根系活力;对叶色发黄的稻田适当增施粒肥。玉米、大豆采取喷施磷酸二氢钾、芸苔素内酯等叶面肥和生长调节剂,改善田间通风透光,促进灌浆和成熟。对贪青晚熟的玉米,收获前10天喷施脱水剂,采取站秆扒皮晾晒、割空株、打底叶等措施促进玉米脱水成熟。

  三是监测预警防低温。密切   四是防控病虫减损失。强化病虫害监测预警,重点做好水稻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稻飞虱,玉米草地贪夜蛾、三代粘虫、大斑病,大豆食心虫等病虫害防控,科学选用适宜药剂,坚持绿色防控、统防统治、群防群治,发挥专业化病虫防控队伍作用,做到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切实减轻病虫害损失。

  五是适时收获保产量。根据作物成熟情况,适时进行收获。发生早霜后,可视情况推迟收获,延长作物后熟生长时间。玉米后熟性较强,一般采取适时晚收;若面临酷霜,应于霜前1—2天把玉米割倒,集中放成“铺子”进行后熟,提高产量和质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linshizx.com/jldl/129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