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樵耕读在山水之间其乐融融,明代朱瑞绘
16世纪正好是吴门画派的发展壮大时期,此时明代的第一个主流画派已经步入衰亡。有时候画史中会出现一些有意思的现象,大部分画派衰亡之前都会迸发出最后一道耀眼的光芒,然后迅速消失在历史之中。朱端是明代中期画家和文徵明生活在同一个时代,他是浙江人,自幼贫寒,于是勤学绘画技法,以求有一技之长,所以他的作品很注重绘画技法,他临摹南宋院体风格可以做到以假乱真。朱端成名后成为一名宫廷画家,将院体风格与皇家的华美气象相结合,画出的山水更加复古华美,成为明代浙派最后一位大师级画家。
朱端幽居图朱端的成长之路和很多文人画家截然不同,他钻研技法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学习诗文,这一经历和仇英早年有些类似,只不过仇英遇到了项元汴等收藏名家让他在诗文学养上能够与江南文人切磋交流。朱端一直都是深耕笔墨。两种创作模式说不上孰高孰低,只不过按照明代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标准,朱端的作品就落入了下乘,这对朱端有些不公平。
朱端幽居图局部这幅《幽居图》是朱端的作品,采用全景式构图,画风细腻妍美,虽然整幅作品以水墨创作没有调染颜色,但看上去仿佛有一层富贵之气,让人心生敬畏。画中隐藏渔樵耕读,江水之上渔夫撒网捕鱼,山间石桥之上农夫与樵夫擦肩而过相互问候,山脚庄院前一位老叟携琴前来访友。这样细致地描绘出百姓安居乐业的场景,一看就是为达官显贵创作的山水,充满了粉饰太平的味道。文人画家很不喜欢这种风格,他们在创作追求自我道德的升华,无法忍受这样带有“拍马屁”倾向的作品。
朱端幽居图局部从技法层面来看,这幅山水蕴含的笔墨章法十分严谨。近景处水岸坡石以平远法描绘,让景致一点点向后推移,从容优雅的笔墨让画风更加统一。坡石转折带皴,墨色饱满,形成了沧润的美感。山中飞瀑汇聚成溪,溪水汇聚成河,河水弯转绕过坡石,这些细节配合平远之法让作品中的景致远近分明。这样的空间处理手段,在宋人作品中很常见,到了明代中期已经很少有人花费苦功进行创作了。古人常说,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这样工细的山水画出来最快也要数月。在明代中期绘画作品已经成为商品的大环境下,这样创作的画家也就越来也少了。
朱端幽居图局部朱端除了擅画山水,他还能画花鸟、人物,如此全才的画家在传统技法上的造诣不比仇英差,仅仅因为他选择了一心创作,忽视了诗文学习,让他失去了应该享受的画坛地位。公平还是不公平,已经湮灭在历史中了,关于技法重要还是灵性重要的讨论还会长存下去。
山水画墨锭徽墨老胡开文松烟油烟墨条研墨棒墨锭墨块用墨条山水画国画用品古一两二两四两淘宝¥9.9¥16购买拓展阅读
明代山水画中少见的写意佳作,袁崝丘绘《青山泛舟图》
荷花,不知道自己就是夏天,荷花也不知道自己就是画家的最爱
风吹草动,鹊鸣兔惊,传世精品宋画崔白绘《双喜图》
计白当黑,山水只留一角,南宋小品《江山秋色》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linshizx.com/jldl/13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