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不以鱼缸的心看大海鱼见先生

有一条小鱼被渔夫捕上岸,渔夫看它个头虽然很小,但长得却很好看,于是,它就被作为礼物送给了渔夫的女儿。小女孩很开心地把它放在一个精致的鱼缸里养着。

小鱼每天都开心地游来游去,但是一碰到鱼缸的内壁,就会觉得不开心。又过了一段时间,小鱼变成了大鱼,已经很难在鱼缸里自由地转身了,女孩于是就给它换了更大的鱼缸,但它还是会在游动的时候碰到鱼缸的内壁,这时它就又会不开心。

慢慢地,它越来越无法忍受这种生活,于是就静静地浮在水中,一动也不动,也不愿意进食。小女孩觉得它很可怜,于是就非常舍不得地把它放回了大海。鱼儿在海中不停地游着,却一直闷闷不乐。

某天它遇见了另一条鱼,那条鱼非常好奇地问它:“你为什么不开心呢?”它叹了叹气说:“哎,这个鱼缸也太大了,我什么时候才能游到岸呢?”

这个寓言虽然短小却蕴含着极深刻的道理。这条鱼不快乐的真正原因,是因为它总是用鱼缸的心来衡量大海。曾经有位哲人说过:视线圈定你的脚印。确实,你的人生道路能走多远,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你能看多远决定的。

道家学说认为,一个人的心胸大小决定着事业发展的好与坏。庄子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这句话的含义是,一个人的心界如果不断扩大,那么他的眼界也会随着不断扩大,“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实是一个不断开阔眼界,不断取得成就的过程。的确,如今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竞争是很激烈的,我们生活中成就的大小和我们的眼光是否长远有很大关系。

视线圈定脚印,倘若用狭小的心境去衡量整个社会必然走得不远。那些鼠目寸光的人,获得一点利益取得很小的成就,就兴奋不已、自鸣得意,他们是不可能取得多大成功的。纵观整个历史长河,不计其数的人就是因为取得一点小成绩就过于骄傲自满,才会止步不前。

在道家思想中关于这个思想的讲解有许多。比如《庄子·秋水》中有一个故事,故事说的是一位用一番精彩言论平息战争的神秘人物。魏惠王和齐威王订立过关于联盟的合约,但对于这份盟约,齐威王并没有严格遵守。魏惠王感到很生气,于是就想去刺杀齐威王。

听说这件事情之后,将相公孙衍觉得十分羞耻,于是就规劝魏惠王说:“您是一个泱泱大国的国王,却想要用刺杀这种低级的做法。微臣愿意率领大军去讨伐齐国,牵走它的牛马,俘虏它的人民,彻底毁灭它的国家,然后将大将田忌赶到边外;最后把他打成重伤,为大王报仇。”

魏臣子季子听闻公孙衍这番话,觉得毫无道理,他对魏惠王说:“假如想筑十丈高的城墙,已经完成了七丈,突然又被摧毁,那些辛苦建造的人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此了。如今已经有七年没有战争了,我们国家不断兴盛起来也正是因为这样啊!公孙衍是个鲁莽的粗人,他的话是万万不能听的。”贤士华子对季子和公孙衍的话都不以为然,他对魏惠王说:“百般劝说讨伐齐国和不讨伐齐国,都是没有思想的人。”魏惠王说:“那你觉得应该怎么做?”华子慢条斯理地说:“君王其实懂得追求“道’,事情就迎刃而解了。”惠施听说这件事以后,立刻举荐戴晋人觐见魏惠王。

戴晋人见到魏惠王就说:“君王知道一种叫作蜗牛的爬行动物吗?”魏惠王回答:“本王知道。”戴晋人又说:“在蜗牛的右触角上,蛮氏建立了一个国家;在蜗牛的左触角上,角氏建立了一个国家。两个国家总是因为土地的纷争而引发战争,几万具尸首横陈在战场上,这些兵将追赶败兵,半个多月才能够返回来。”

魏惠王说:“我不相信这些。”戴晋人说:“我可以为君王证实这件事情的真假。请问君王,天地四方能不能有边尽呢?”魏患王说:“当然没有了。”戴晋人说:“把心神遨游无尽的境域中,再返还到四通八达的各国之间,君王知道这个道理吗?”魏惠王表示知道。戴晋人说:“魏国处在四通八达的各国之间,魏国之中又有个梁邑,梁邑之中有个君王。这个君王和蛮氏相比,他们的分别在哪里?”魏惠王说:“没有分别。”戴晋人走后,魏王恍然问明白了他想表达的意思。

魏惠王因为他和齐威王之间的一些小恩怨,甚至想通过战争解决这段私人恩怨,大臣们都想尽不同的办法进行规劝,但是最终,戴晋人的一段话化干戈为玉帛。

戴晋人怎样说的呢?他就是试着让魏惠王的眼光放得更远一些,让魏惠王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去考虑这些小恩怨,这就让魏惠王明白了个人的恩怨转瞬即逝,并没有多大的关系,于是就避免了一场有可能会带来巨大苦难的战争。

一个人要想拥有辉煌的事业,首先就要有一颗广阔的心。要不然当有一天,当我们拥有徜徉在广阔海洋中的自由时,就很有可能会像前面说的那条小鱼一样,对于这巨大的空间与自由反而不知所措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linshizx.com/jlly/140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